馬貝拉冬訓手記①:FootballHoliday還是現場主義?
體壇+記者閆旭馬貝拉報道
1月的中國北方寒風刺骨,但此時在與之緯度相同的西班牙南海岸,每日的平均氣溫都還在10度以上。中學地理既得過全班第一,也排過年級倒數的我很難解釋清個中原因,但一個普遍現象已經形成:在冬歇期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超球隊將集訓地點選在了這里。
今年冬天,共有5支中超球隊同時在西班牙南部的馬貝拉安營扎寨,算上東海岸的貴州恒豐、北京人和和河南建業,以及葡萄牙的北京國安,目前在伊比利亞半島進行季前備戰的球隊,竟然占據了中超的半壁江山。于是從駐地一路向南,我開始為期一周的馬貝拉探營。
冬訓也有上百“遠征軍”
不少球迷們都知道,在馬貝拉成為各隊冬訓勝地的道路上,年年光顧的德國球隊們“功不可沒”。今年同樣有多支德國球隊前來馬貝拉冬訓,但考慮到新一輪德甲周末就要開戰,各家豪門已紛紛打道回府,只有幾家德乙球隊還在繼續堅守陣地,但這些球隊也分別進入了冬訓的最后階段。
在這里集訓的數十支球隊,大都集中在了名為“馬貝拉足球中心”的基地內進行備戰。此地距馬貝拉市中心不近,全無海濱城市一隅的景象,反倒是在群山的環抱之中。記者抱著看到申花和華夏的希望到來,但抵達基地時,兩隊都已經進行完早場訓練離開,視野范圍內只剩一支球隊:來自東德地區的德累斯頓迪納摩。
或許在世界范圍內,跟隨球隊前往各個客場觀賽的球迷已經并不少見,但當我看到場邊看臺上坐了近百德累斯頓球迷后,還是著實感到震驚。場邊欄桿上的掛旗,和這群球迷帶著球隊元素的裝扮,還讓我以為自己正置身德乙賽場。但一問才知道:這幫德國人跑了近3000公里,只為來看訓練,連度假都是附帶的產物!
幾位俊朗的德國小伙穿著不盡相同的服裝,上面的圖案卻都有德累斯頓迪納摩的元素。這些文化衫皆非球迷自己的DIY作品,而是統一由俱樂部設計制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西班牙看冬訓,已經成為球迷們的冬季必修課,其中一人T恤胸前寫著的“FootballHoliday”則告訴我,這樣的做法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圣保利主席親自督戰
周四下午,天津權健與同在圣保利進行了一場熱身。權健日常的訓練場地并不是馬貝拉基地,而這場比賽的球場離他們的住所更是有40分鐘車程。乘車走過蜿蜒的山路,走進球場時,裁判剛剛鳴響開場哨。場地的一側站了一排身穿圣保利球隊裝備的德國人,順著他們的背影望去,我也很自然地想到,他們就是球隊的球迷——直到其中一位高個中年人向我搭話。
“您是圣保利的球迷嗎?”我問。
“啊,不,我是俱樂部主席。”高個中年男人平靜地答,一旁的我已經驚掉下巴。
奧克·戈特里希先生并未因我將他認成球迷而不悅。他向我介紹,在他身邊的這排德國人,都是球隊的股東和贊助商。俱樂部邀請他們前來,以便隨時關注球隊的情況。但我的問題也隨之拋出:圣保利球迷的狂熱程度在德國名列前茅,在中國Ultras群體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為什么沒見到有遠征軍們跑來看冬訓?
戈特里希先是對有中國球迷知道圣保利球迷的狂熱而震驚,然后道出了這種現象的原因:關于支持球隊的方式,不同球隊的球迷也各有不同。圣保利球迷普遍認為,相比跑上幾千公里來看冬訓,將自己的主場打造成讓客隊望而生畏的魔鬼主場更為重要。我點頭表示認可,并將一位朋友近日造訪圣保利Ultras看臺的照片展示給戈特里希看,主席先生的臉上居然露出了笑容——他似乎沒有像國內一些俱樂部一樣聞Ultras而生畏,反倒是為他們對球隊的支持,以及他們受到的認可而驕傲。
“FootballHoliday”和“魔鬼主場至上”究竟孰優孰劣?我們恐怕也難以簡單給出答案。或許全情投入地享受足球,就達到了我們喜愛足球的目的。而在經歷了場下的思維碰撞后,圣保利和德累斯頓迪納摩地球迷間還將迎來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下周末德乙聯賽重開后的首輪比賽,在積分榜上相鄰的他們將直接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