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傷病籠罩魔鬼周末 揭秘季中傷病頻發真因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5f0a24c9-0c24-4151-8235-6084f1c6327d.jpg)
體壇+記者董倡碩報道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里,我們再次體會到了傷病給我們帶來的恐懼。在鵜鶘主場面對休斯敦火箭的比賽中,球隊盡管齊心協力拿下高居西部第二的強敵,但是在比賽末期,球隊的絕對核心考辛斯卻因為左腳跟腱斷裂賽季報銷;一天之后,雷霆同樣經歷了恐怖的“黑色喜事”,盡管以121比108擊敗了活塞取得了七連勝,但是球隊的后方重將羅伯森卻撕裂了自己的左腿髕骨韌帶(與賽季初林書豪的傷病十分相似),已經成功接受手術的他也將宣布賽季報銷。
本賽季,傷病一直都是NBA舞臺的主角,即便是在揭幕戰中,也成功搶戲,林書豪與海沃德直接報銷。那時,或許我們可以將慢熱作為傷病的借口,那么賽季至今,又是什么讓這么多的球員一一倒下呢?
過度使用導致積勞成疾
查閱資料縱覽古今,我們發現了一項特別有意思的數據。根據InstreetClothes在2015年出具的一項統計,自從2005年以來,有64%的肌腱斷裂傷病都在比賽的下半場發生;而根據克利夫蘭騎士隊贊助商克城醫療中心的報告,疲勞和對球員的過度使用是造成球員們產生肌腱傷病的核心原因。
即便強如考辛斯,這賽季的表現依舊堪稱驚艷,除了自身能力與球隊體系的幫助,金特里對他好不惜時地使用也是其數據支持之一。在上周二對陣公牛隊的比賽中,考辛斯得到了恐怖地44分、24個籃板、10次助攻和4次搶斷,與他的數據同樣夸張的,還有他多達52分鐘的出場時間,這也是本賽季所有球員中的最高值。
馬拉松式的比賽進程完全拖垮了考辛斯的身體,在這場接近一個小時的大戰之后,考辛斯說道:“平時無處不在的訓練師在賽后消失了,他不想再來督促我進行力量訓練。”加上這場比賽,244斤的考辛斯近十場比賽的出場時間達到39.8分鐘,在九天中經歷了多達四個加時賽。
總體看來,考辛斯每個賽季的出場時間都會在一份達到閾值。在所有至少參加五場比賽的自然月中,考辛斯一月份場均38.3的出場時間為個月最高,在受傷前,這位龐然大物在一周內已經進行了四場比賽。
或許很多人會質疑,在NBA的歷史上,許多內線球員的出場時間在一定時間段內都曾經突破過40分鐘大關,為什么考辛斯就可以拿疲勞當借口呢?
今非昔比的比賽節奏
實際上,出場時間僅僅反映出了部分問題。在2001-02賽季,馬刺內線蒂姆·鄧肯場均出場時間為40.6分鐘,球隊場均回合數則為92.6,利用時間數據換算,鄧肯一場比賽將會進行78.3個回合的比賽。那么鵜鶘呢?球隊本賽季場均回合數為101.5次,考辛斯參與回合數也達到80次以上,這種比賽速度與強度絕非當年的馬刺能夠企及。
羅伯森方面的疲勞問題同樣嚴重,盡管其場均出場時間僅有26.7分鐘,但是我們翻翻舊新聞不難發現。在一月初,羅伯森就因為膝蓋酸痛不適的問題缺席了八場比賽,顯然這樣的休息依然不夠,在復出五場比賽之后,傷病不斷累積,也終于在對陣活塞的比賽中爆發,同樣是膝蓋,同樣是肌腱,同樣是報銷。
極難恢復的“慢性”傷病
在之前介紹萊昂納德、林書豪等人傷病的文章中我們就曾經提到過,由疲勞造成的傷病是極難恢復的。在2009年,身高2.1米,體重達到272斤的尼克斯中鋒杰羅米·詹姆斯在遭遇此傷病后便再也沒有能夠回歸賽場;在2010年,225磅的全明星中鋒奧卡福同樣撕裂了自己的跟腱,30歲的他在回歸之后僅僅出戰了30場比賽。縱觀歷史,埃爾頓·布蘭德的傷病與考辛斯最為相似,250斤的他在快艇隊貢獻出連續四個20+的賽季之后,遭遇跟腱斷裂,復出之后,其場均得分再未突破15分。
根據ESPN記者凱文·佩爾頓給出的數據統計中,自從1990年以來,共有18位球員在經歷跟腱撕裂后復出,但是卻僅有3人達到或突破受傷前的數據水平。
除此之外,對于考辛斯來說,鵜鶘的隊醫水平更為致命。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去年八月,鵜鶘的隊醫蘇里醫生曾經因為錯誤診斷新奧爾良圣徒隊一位球員的腿部傷勢而被直接除名。鵜鶘隊醫團隊也一直惡名昭彰,在2016-17賽季,鵜鶘隊因為傷病輸掉的比賽位列聯盟第三,而在2015-16賽季中,球員因為傷病缺席比賽高達351場...
如果說海沃德的傷病是不幸中的不幸,那么考辛斯和羅伯森的傷病可謂是積勞成疾的典范,這種“軟傷”也將讓他們和球隊復出更加慘重的代價。此前,在騎士試圖脫離泥潭之際,傾其全力的詹姆斯曾多次扭傷腳踝;被譽為后衛鐵人,視輪休為糞土的詹姆斯·哈登也在腿筋拉傷面前倒下;這一次,又輪到考辛斯和羅伯森,可以說,這些傷病在意外之外,又在冥冥之中已經注定。不論NBA方面如何修改賽程,疲勞造成的傷病都是球員們無法逃避的問題,或許只有教練組和隊醫團隊的統籌才能解決季中傷病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