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視點?:俄女單井噴非偶然 中國女單需“取經”

張丹02-22 14:25 體壇+原創

      體壇+特約雙人滑名將張丹述評

      在當今的花樣滑冰女單賽場,俄羅斯選手已經形成了幾乎堅不可摧的統治。過去的兩個賽季中,梅德韋杰娃牢牢把守著世界大賽的最高領獎臺,從本賽季開始,更年輕、技術難度更大的扎吉托娃橫空出世,甚至大有幾分取梅娃而代之的趨勢。在他們的身后,青年組的小女單們同樣來勢洶洶,而曾經國際賽場取得佳績的圖克塔米舍娃、拉迪奧諾娃等并不年長的“中生代”還在尋覓東山再起的機會。俄羅斯女單人才的厚度,由此可見一斑。

      俄羅斯女單的崛起并非朝夕之功,事實上,她們一直在國際賽場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雖然在“金貓”鼎盛的溫哥華奧運周期時,俄羅斯女單稍顯低調,但很快她們就用連續兩個奧運周期的崛起證明自己的地位。作為一個花樣滑冰大國,俄羅斯的花滑底蘊深厚,在培養選手方面經驗豐富,出身自俄羅斯的名教頭數不勝數,他們也有更細致、更科學和更系統的訓練方法,俄羅斯年輕女單選手的井噴也因此有跡可循的。

      相比之下,我們的女單后備略顯單薄,而且小選手們在技術難度的掌握上也落后俄羅斯選手們不少。在俄羅斯小女單可以攻克四周跳時,我們的小女單還在努力攻破在我們的花樣滑冰歷史上,其實也只有陳露這一位躋身世界頂級的女單選手,在培養經驗與底蘊方面自然與俄羅斯相差不少。

      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改進目前現有的技術和訓練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突破女單選手們的難度瓶頸。比較理想的途徑是與俄羅斯等技術和訓練方法更系統的國家多進行交流學習,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考慮到我國女單選手自身的條件與特點,以此改進我們的訓練方法。

      但正如前文所言,一代選手的興起絕非一日之功,如果我們想要打造一批同樣具有競爭力的年輕女單,也需要更多花滑人持續不斷的努力。

      張丹個人資料:

      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名將。2006年都靈冬奧會雙人滑亞軍,2006、2008、2009年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雙人滑亞軍。

      推薦閱讀:

      張丹視點?:李香凝應變能力佳 意老將展現歲月之美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