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奔斗:“雞肋”戴維斯杯改制 重獲新生or加速死亡?

張奔斗03-02 11:30

記者張奔斗報道

戴維斯杯是真的尷尬——多年來一直堅守傳統吧,被人指責為故步自封;如今終于在內憂外患下嘗試創新,卻又被斥責為將傳統扼殺。

國際網球聯合會ITF本周宣布了戴維斯杯賽自1900年創立以來最大的變革計劃,有意將這項原本貫穿全年以主客場進行的五盤三勝制團體賽事,從2019賽季開始改變為每年11月份在一個城市舉行的由18支隊伍參加的為期一周賽事,類似于網球的世界杯,賽事獎金也將高達2000萬美元。

站在國際網聯的角度,除了金錢的動力因素之外,此次改革也真是不得已而為之。曾幾何時,戴維斯杯的地位可是堪比四大滿貫賽事般尊貴,但近年來變得越來越雞肋;雖然“四巨頭”都算是多次為國出征的“愛國球員”,但隨著他們先后步入職業生涯下半場,大大影響到他們對戴杯賽的投入,也削弱了賽事的精彩度與關注度。

與此同時,戴維斯杯賽可謂強敵環伺。拉沃爾杯去年的成功舉辦令人贊嘆,團體賽事其實可以非常好看!而ATP也計劃重啟已告別巡回賽程數年的世界團體網球賽,更令ITF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危機。這些競爭者的出現,如果戴維斯杯還是應對無著,無疑都將進一步削弱頂尖球星對于戴維斯杯的投入程度。

ITF主席大衛·哈格蒂表示:“我們做出的賽制改變,將大大增強對于頂尖球星的參賽吸引力。”不過,這一點其實存疑。這項賽事的舉辦時間是在傳統的戴杯決賽那一周,也就是ATP總決賽之后,但剛打完總決賽的頂尖球星是否還有體能與欲望再緊接著參加一項團體大賽呢?而如果延長兩項賽事的時間間隔,又將令原本就被球員抱怨太長的賽程變得更長。另外,因為只在一個城市舉辦,戴杯傳統的沸騰主場氛圍將成為過去;據悉首屆賽事的舉辦地很可能在亞洲,這也將帶來球員在歐洲室內賽季過后長途跋涉回亞洲參加室外賽事帶來的諸多問題。

是的,戴維斯杯真的是很尷尬了。不改變吧,只能繼續慢慢墜入低谷;改變吧,也許會墜落得更快——當然,這也至少保留了一份鳳凰涅槃后重獲新生的可能性。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