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到成都 KPL的“地域化”野心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6582a9a2-8955-4b26-88cb-79198ff13283.jpg)
去年9月,騰訊互娛移動電競業務部總經理、KPL聯盟主席張易加宣布騰訊將通過“三步走”戰略實現KPL的全面主客場制。僅僅半年過后,他們就邁出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新賽季的KPL將采用上海與成都的“雙城主客場制”。從上海到成都,進入地域化時代的KPL將與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
上海成都引發東西對抗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KPL新賽季就將重燃戰火。與過往賽季最大的不同是,KPL將迎來移動電競史上第一次地域化的嘗試。除了上海之外,成都將作為KPL的第二主場,兩個城市各自擁有六支戰隊。隨著KPL覆蓋城市的擴張,新賽季的KPL也將被劃分為東西兩大賽區,上海為東部賽區,成都為西部賽區。
3月1日,KPL官方宣布了新賽季的分區名單,QGhappy、eStar、WF.D、EDG.M、RMG.M與BA這六支戰隊留在了上海;AG超玩會、XQ、JC、GK、Hero及YTG這六支戰隊則啟程前往成都。
在發展地域化的同時,KPL在賽事規則上也相應地進行了調整。新賽季KPL常規賽將采取組內雙循環+組外單循環的規則,共102場BO2,每個比賽日將有2場BO2,成都和上海各一場。與上個賽季相比,KPL每周的比賽日由四天增加到了五天,每個比賽日的比賽場次則由三場減少到了兩場,這樣不但可以讓KPL覆蓋到更多的比賽日,還可以縮短每個比賽日的比賽時長,解決了以往單個比賽日耗時過長的問題。
另外,新賽季KPL規則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季后賽期間。與此前季后賽混合對陣不同,新賽季東西部賽區將分開進行雙敗淘汰賽,決出各自賽區的第一名,進入總決賽。
從上海到成都,KPL的主場實現了從1到2的突破,但這并不意味著十二支戰隊只代表上海與成都兩座城市,他們代表的是東部賽區與西部賽區。新賽季,十二支戰隊不但要為自己而戰,更要為各自賽區的粉絲而戰。
地域化提升玩家歸屬感
過去,KPL的比賽全部集中在上海,這樣的優勢是可以保證賽事質量,節約成本,但也有劣勢,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KPL在上海以外地區的發展。畢竟其他地區的觀眾想要來到上海看一場KPL的比賽,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
在傳統體育領域,粉絲普遍對自己的主隊有著極高的忠誠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鄉情結”所帶來的。一支球隊甚至能夠成為城市的標簽,成為了當地人心中的信仰。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即便你不是球迷,或許你也會知道國安、申花和恒大的存在。每當這些球隊迎來主場比賽日,不約而同身穿綠色、紅色隊服的球迷就會從四面八方涌來,體育場周圍的商家也會盡力的朝著球隊的顏色裝扮。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球迷對球隊擁有著巨大的歸屬感,球隊與城市早已融為一體。
與傳統體育不同,KPL的粉絲目前大多是出于對某個選手的喜愛去支持某一支戰隊,如果這位選手轉投他處,通常也會將這些粉絲帶走。而隨著地域化的展開,“家鄉情結”也會成為KPL戰隊吸引粉絲的重要因素。試想一下,若干年后,當某地的粉絲對為這座城市而戰的戰隊產生感情時,他們的忠誠度和歸屬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賽事擴張提升聯賽商業價值
誕生于2016年的KPL到目前為止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是它的發展速度卻出乎人們的意料。去年12月舉行的2017年KPL秋季賽上,能容納約11000名觀眾的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被熱情的觀眾擠滿。同時,根據KPL官方公布的數據,2017年度官方賽事體系的觀看及內容瀏覽量超過了100億次,這樣的關注度放在任何一項傳統體育中都是不可忽視的。
另外,根據艾瑞咨詢的相關數據顯示,在目前的電競用戶中,有近66.2%的人會注意到選手或俱樂部的贊助品牌。在這些人群當中,又有45.2%的人認為這些贊助品牌與電競契合,36.4%的人認為一般。
在這樣的背景下,KPL從成都來到上海高興的不僅僅只有成都的觀眾,還有成都的企業、商家等等。
不久前,KPL 官方宣布了2018年的官方合作伙伴,分別與 vivo、麥當勞以及浦發銀行信用卡三家展開全面合作。隨著新的合作伙伴加入,KPL也取消了過去的層級贊助體系,這也是KPL釋放出了愿意攜手更多企業謀求共同發展的信號。
從上海到成都,KPL從一個城市變成了兩個城市。成都的線下落地,為成都與中國西部的廠商們帶來了更接地氣的宣傳贊助模式。聯賽擴張,更豐富的賽事內容也將吸納更多的用戶參與到其中,而這無疑能讓KPL 的合作伙伴得到更多回報。KPL也能因此吸納更多的合作伙伴,讓聯賽商業價值得到更好的開發,從而進一步擴大賽事規模、提升覆蓋面。
完全主客場制任重而道遠
在KPL的規劃中,想要全面實現主客場制,需要通過“三步走”來完成。如今,第一步雙城主客場制已經邁出。接下來,待雙城主客場制模式運作成熟后,將會進一步裂變,2變4、4變8,以此類推,直到實現最終的全面主客場制。“現在是賽事地域化,是過渡期,后面才是俱樂部地域化的階段。”張易加表示。
選擇成都作為第二主場,是KPL深思熟慮的結果。成都是《王者榮耀》的誕生地,游戲的開發團隊天美工作室位于這座城市,去年暑假在這里舉行的王者榮耀冠軍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多方因素之下,KPL在成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但即便如此,對于KPL而言,雙城主客場制是依舊是一次未知的嘗試。新賽季KPL雖然邁出了移動電競地域化的第一步,但要想把基礎打得牢固,還是面臨著諸多困難。本地俱樂部的運營模式是怎樣?當地媒體公關資源如何配置?當地粉絲該怎么經營?面對漫長的賽事周期賽事舉辦及轉播能否維持高水準?這對整個移動電競來說都是全新課題,KPL也將再一次扮演探索者的角色。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易加也明白KPL的地域化需要時間,“我們目前最重要的目標是把雙城主客場的基礎打的更牢固。是不是能更快速的做到更多城市,甚至實現全面主客場制,這要取決于2018年KPL春季賽的試驗成果。到那個時候,我們才會有非常清晰的時間軸。但在此之前,我們要把基礎做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