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新政讓魯能逐漸受益 中超開始比拼U23儲備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3153a468-2b4e-4345-b7de-901f4d032de3.jpg)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
2018賽季中超聯賽首輪已經結束,繞不開的無疑是新政策,也就是若球隊出場3名外援的情況下,必須要在比賽中派遣3名U23球員出場,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個中超聯賽的觀賞性,也讓中超聯賽成為一種算術題。而最令人意外的,就是首輪比賽中攻入33球、創下了15年中超首輪進球最高紀錄,無疑為新政的實施增添了一些佐料。不過,縱觀首輪各隊U23球員的使用,說到底比拼的還是儲備。而在首輪比賽中,最出色的無疑是山東魯能隊和江蘇蘇寧隊,這兩支隊伍均取得了勝利,且來自蘇寧的黃紫昌更是取得了U23球員在今年中超聯賽中的首球。
與江蘇蘇寧隊獨樹一幟遙相呼應的,是魯能隊。冬歇期內,魯能隊只出未進,主教練也由外籍教練變成了本土教練,這讓外界對魯能的前景表示懷疑。但是,一場3比0完勝,讓魯能球迷重新對球隊樹立起信心。更重要的是,新政讓魯能隊成為了真正的受益者。
在與國安的比賽中,魯能派遣了兩名U23球員首發。這其中,租借回歸的姚均晟出現在首發陣容中并不讓人意外,但令人意外的是劉洋也出現在魯能隊442陣型中的左前衛位置上。其實,如果魯能隊將第三名U23球員即下半時替換姚均晟出場的陳哲超,安排進首發陣容中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并不會因此將魯能隊的整體水平拉低。不止如此,像下半時最后時刻替補出場的李海龍以及替補席上的劉軍帥,在上賽季都曾出現在魯能的首發陣容中,也是完全可以勝任主力的。
與中超絕大多數球隊需要高價引進U23球員不同,魯能隊的U23球員幾乎都是魯能足校培養出來的球員。這就是為什么說U23新政最大的受益者是魯能。實際上,魯能隊本場比賽中出場的U23球員都是國字號球隊的主力球員和常客。也正因為此,當其他各隊不惜高價去市場搶購U23球員時,魯能根本無需花這樣的“冤枉錢”。從新政的本意來說,就是希望能夠培養自己的本土球員。如今,魯能新賽季之前沒有花錢,是基于對魯能足校所培養出來的年輕球員有足夠的信心。
其實,魯能足校培養出來的93年齡段隊伍曾經橫掃國內足壇,但因為此前并無U23政策,使得魯能93代目前還留在母隊的,也僅剩王彤、吳興涵、劉彬彬、齊天羽等球員,更多地則是在其他各隊踢得風生水起。當恒大隊過去這些年來似乎一直在佐證著“造船的不如買船的”時,如今在新政下,或許最終將會是“造船者”的天下,只有自己“造船”,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這,才是U23新政最終的本意。
或許,魯能隊在未來的比賽中還會遭遇挫折,畢竟年輕球員的成長需要付出代價,但魯能的改變需要時間。就像在本場比賽中,同樣是442陣型,但相比上賽季,魯能隊的跑動明顯多了,而且傳球也明顯增加,是在不斷地用球調動著國安隊,進攻中的套路也基本全部打出來了,這才有3比0的大勝。年輕球員讓魯能重新煥發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