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轉崗有何秘訣?想想中場阿拉巴&前鋒皮什切克

秦游夏03-05 10:39

文/體壇周報記者秦游夏

常言道,樹挪死,人挪活。在足球世界,這往往用來形容一筆成功的轉會,球員在新東家滿血復活。但德甲球星告訴我們,即便不改換門庭,只要遇到伯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也可以迎來職業生涯的華麗轉身。本賽季,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過往也有一些成功案例。從這些案例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奧妙。

作為一名前鋒,倘若你射術不精,也不必氣餒,也許邊后衛或翼衛會是更好的歸宿,沃爾夫、格納布里、楚伯便是如此。當然不要忘了多特蒙德的波蘭右后衛皮什切克,2007年夏天,皮什切克是作為一名前鋒登陸德甲,加盟柏林赫塔的,但在首都球隊的前兩季,波蘭人只在德甲收獲1粒入球,這樣下去,他顯然很快會被德甲淘汰。轉機出現在2009年,赫塔時任主帥法夫爾將皮什切克改造為右后衛,波蘭人也憑借在這一位置的出色表現,于2010年加盟多特并效力至今,始終是黃黑軍團雷打不動的右閘。

足球場上的中路位置包括中衛、后腰、前腰和中鋒等,諸多案例告訴我們,這些位置的球員,是有前提或后置可能性的。例如邁爾從前腰變后腰、巴德從中衛變后腰,抑或福格特從后腰變中衛。對于中路球員,不論什么位置,大局觀和冷靜的頭腦都是必備素質,這些共通點為他們前提或后置創造了基礎。同邁爾一樣,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還有克羅斯。眾所周知,皇馬球星出道前腰,在從勒沃庫森回歸拜仁后開始在前腰和后腰之間切換,2014年夏天轉投皇馬后,克羅斯成為了固定后腰,在這個位置上,克羅斯的競技水平迎來頂峰,從2016歐洲杯真正成為德國隊的總指揮。

克魯澤和施廷德爾這兩名德國攻擊手,在職業生涯初期都經歷了相似的摸索。兩人都以邊鋒出道,前者在2009年被當時人才濟濟的不來梅掃地出門,加盟德乙圣保利,后者雖然在卡爾斯魯厄和漢諾威踢上了德甲,并成為主力,但在右路的表現一直不溫不火,水平僅是德甲平均水準。

克魯澤的貴人是前圣保利和門興主帥舒伯特,后者的伯樂則是塔伊豐,兩人的位置先后來到中路,并被打造成了前場自由人,集策動與終結進攻于一身。克魯澤近6個賽季德甲均保持了較高水準,一直是所屬球隊的核心,而施廷德爾已是門興隊長加國家隊常備人員。從邊到中的轉型便是他們成功的決定因素。二人速度不快,但有著全面的綜合素質,中路才是此類型球員的歸宿。

另外,邊后衛出身的拉姆曾在瓜迪奧拉執教期間頻繁擔任后腰,拜仁目前的兩閘阿拉巴和基米希早年也是中前衛出身,多特頭牌羅伊斯的球風和位置相對于屢次重傷之前也有明顯變化,當然還有最近狀態火熱的穆勒。對于這些技術能力極強且有著高超球商的球星而言,他們對于足球的理解可以幫助他們在新位置上游刃有余。

德甲  /   格納布里  /   克羅斯  /   阿拉巴  /   基米希  /   克魯澤  /   施廷德爾  /   德國隊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