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VAR這么火 究竟該選擇何時用?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cc43e72d-c55d-4907-b91a-723bd63029a8.jpg)
3月4日,國際足球理事會通過投票決議,決定在2018俄羅斯世界杯中采用錄像助理裁判技術(VAR),這將是世界杯賽場首次引進VAR技術。可以說,這項新技術在現代足球中的登堂入室已是不可逆的大趨勢,但如何更好地使用,將其負面影響減小到最低,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本賽季中超第一輪,天津泰達主場迎戰河北華夏幸福。比賽第66分鐘,當值主裁馬寧認為泰達門將禁區內犯規,判罰點球。由于視頻助理裁判組發起視頻回放信號,比賽啟動VAR判罰辨別程序。通過視頻確認此次點球判罰無誤。此次判罰為VAR本賽季在中超聯賽得全面啟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早在今年1月,就有國際足聯官員透露,視頻助理裁判出現在俄羅斯已成定局。可以說,這項新技術在現代足球中的登堂入室已是不可逆的大趨勢,但如何更好地使用,將其負面影響減小到最低,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2月9日,意甲第24輪,佛羅倫薩主場迎戰尤文圖斯的比賽出現了一次爭議戰例。18分鐘,佛羅倫薩球員貝納西右路傳中,球擊中處在罰球區內的尤文圖斯后衛基耶利尼的手臂,主裁判馬爾科·圭達(Marco Guida)判罰點球。但在尤文圖斯球員的集體抗議下,圭達通過與視頻助理裁判的商議,將點球取消。但取消球點球判罰的原因,不是對故意手球認定的更正,而是此前貝納西在接球時越位在先。
最終,本場比賽尤文圖斯2比0取勝。從慢動作看,將球傳給貝納西的人是他的隊友,還是尤文圖斯的邊衛桑德羅,存有爭議——如果是后者傳球,則根本不存在越位一說。其次,這次視頻助理裁判的介入是否符合程序要求,存有極大疑問。國際足球理事對視頻助理裁判介入判罰的條件指導非常明確:
-Goals and whether there was a violation during the buildup
-Penalty decisions
-Red card decisions (second yellow cards are not reviewable)
-Mistaken identity in awarding a red or yellow card
也就是說,以下情況下視頻助理裁判可以介入判罰:1,進球或進球前是否發生犯規;2,球點球決定;3,紅牌決定;4,紀律處罰識別球員錯誤。圭達裁判組在佛羅倫薩對陣尤文圖斯比賽中的此次改判原因,和進球與否無關,也不直接和球點球決定產生聯系(除非通過視頻,裁判組認定基耶利尼的手球并非故意,不夠成犯規,才算是符合上述第2條的規定),那么視頻助理介入判罰的依據就存在問題。
基耶利尼后場斷球后送出極具穿透力的直塞,伊瓜因獲得單刀機會,他帶球突入禁區后,右腳小弧線搓射遠角得手。
視頻助理裁判存在的價值已經不需贅述。根據數據統計,VAR的存在,可以將裁判關鍵判罰的準確率,從93%提高至98.9%。來自英格蘭方面的數據,視頻助理的存在可以將誤判率由4%降低至2%——提升50%!但是,什么時候需要視頻助理的介入,什么時候不該用,確實需要經過慎重的選擇,它對比賽流暢程度的影響也必須在考慮范圍之內。在我看來,視頻助理存在的目的不是對裁判員的判罰決定進行再評估,而是糾正裁判員的明顯錯誤(clear error)。類似貝納西是否越位這樣通過看錄像都顯得模棱兩可的判例,完全不需要VAR來左右裁判的最終判罰。
1月的時候,我在肆客足球“超級顏論”節目中表達過一種觀點,即視頻助理裁判的存在可以部分改變裁判員的執法習慣。比如在判罰球點球時,以往裁判員在沒有確定的把握下大多會考慮不判。但有了VAR,這種情況下可以鳴哨判罰。一旦存在明顯錯誤,視頻助理裁判有較充裕的時間(比賽處于死球狀態)進行查看與建議,錯誤的判罰可以得到糾正。而在以往的越位判斷時,在沒有確定把握的情況下,助理裁判多會保守地選擇舉旗——這樣可以“減少”進球后引發的爭議,實際上卻與鼓勵進攻原則不符。有了視頻助理裁判,同樣的情況下,助理裁判會更傾向于“放”。一旦造成進球,視頻助理裁判有對漏判越位犯規進行糾正的空間。
VAR技術在多項賽事中試用之后,足球競賽規則的制定者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也為VAR的“使用說明”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相信在3月初的國際足球理事會會議之后,將會有一套更為詳盡的VAR實踐指導出臺,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