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競觀賽手記:足球流氓沒來 中超成了我們的話題

閆旭03-13 05:58 體壇+原創

歐聯杯1/8決賽首回合

馬競 3-0 莫斯科火車頭

(22'薩烏爾、47'科斯塔、90'科克)

詳細戰報+GIF

體壇+記者閆旭西班牙報道

兩周前的歐聯杯1/16決賽,畢爾巴鄂競技與莫斯科斯巴達克的比賽出了大亂子。近千俄羅斯足球流氓大鬧畢爾巴鄂,一名當地警察甚至在執法過程中心臟驟停不幸去世。等到馬競在1/8決賽中抽到莫斯科火車頭,我嘴上說著害怕,身體卻很誠實地買了張球票——如果能會會這些俄羅斯球迷,也算是一件幸事。

薩烏爾和迭戈·科斯塔各入一球

準備前往婦女節游行的姑娘們

比賽恰逢三八婦女節。按照慣例,在這一天的傍晚時分,婦女們將聚集在馬德里市中心游行,呼吁男女平等。于是在前往城外萬達大都會的路上,我便看到許多攜帶標語,準備前去參加集會的或年輕,或年長的女性,直到換上通往球場的地鐵后,球迷才占據了絕對主流。而在紅白間條元素布滿整個車廂時,不遠處竟出現了一位戴綠色圍巾者:難道這就要與客隊球迷短兵相接了?

由于臨近開場,眾人到站后都步履匆匆,綠色圍巾很快消失在人海中。路過客隊球迷的入口處,場面平靜地甚至讓我意外。大約20名安保人員守在那里,場外看不到哪怕一個客隊球迷,只聽到場內傳出的零星歌聲。或許是吸取了畢爾巴鄂的教訓,這場比賽的場外氛圍竟變得出乎意料的安全。

安靜的客隊看臺入口

場內的莫斯科火車頭球迷僅有2-300人,與主隊球迷被數片緩沖看臺隔開,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威脅——比起斯巴達克足球流氓,他們或許也沒打算惹出太大事端。由于時逢周中,開球時間較早,對手也不太強,萬達大都會只坐了7成滿,就連著名的“競技陣線”所在的區域,也留出了一些空位。

薩烏爾的突施冷箭很快打破了場上僵局,爾后格列茲曼在搶斷對方門將后也險些破門。人數寥寥的客隊球迷很難制造太大聲浪,尤其是當“競技陣線”喊起口號,全場球迷齊聲附和時,我們甚至很容易忽略他們的存在。我與一個馬競球迷家庭坐得很近,身后70歲的大媽幾乎會唱全部的助威歌曲,甚至還饒有興致地給家人介紹火車頭4號葡萄牙中場曼努埃爾·費爾南德斯的生涯履歷。

火車頭球迷只有2-300人

70歲的老球迷為球隊加油

“競技陣線”的戰斗力不俗

中場休息走出看臺時,一個陌生男人頭上的帽子迅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竟然在歐聯杯比賽中看到了北京國安的隊徽!我迅速叫住此人,并用西語說明來意,誰料對方回應我:“說中文吧,我能聽懂。”

老羅是匈牙利人,目前在重慶工作,是重慶力帆和北京國安的支持者。此番來到馬德里,他則是來為莫斯科火車頭助威的。對于在兩支歐洲球隊的比賽中偶遇中超同好,我和老羅都很震驚,相約在北京或重慶的賽場再見。下半場比賽開始前,老羅找到兩位臉上涂著紅綠色的俄羅斯球迷,一起穿過小門回到了客隊看臺。

老羅的國安鴨舌帽很有辨識度

迭戈·科斯塔和科克的進球為馬競鎖定勝局,現場的氣氛慢慢輕松下來,一些人甚至得知了AC米蘭和多特蒙德主場輸球的消息。后排的老大媽跟隨南看臺喊著口號,時而又與身前的弟弟聊天。老大媽自小便是馬競死忠,自其祖父至孫輩都流淌著紅白血液。當談起自己家庭數十年來支持馬競的故事,她的臉上寫滿了自豪。

終場哨響時還不到9點,對于西班牙人而言,這恰好是晚飯時間。球迷們三五成群地離場,《阿斯》等媒體的記者早就蹲在門口等候。“我們還不想放棄聯賽冠軍!”一位球迷對著話筒,激動地揮舞著拳頭。

球場沒坐滿,但人也不少

球迷代表在賽后接受采訪

“我不能理解他們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對于馬競球迷而言,不到半個月前剛剛登陸中超的卡拉斯科與蓋坦自然是避不開的話題,“不知道卡拉斯科還能不能去世界杯,不過就算能去,我想我到時候恐怕也不會支持他了。他們上周居然輸了8個,這也太菜了吧。”老大媽的弟弟對我說。在萬達大都會的一側,兩名球員與人和新援奧古斯托·費爾南德斯的畫像仍然矗立著,當地球迷要想適應他們的離去,恐怕還要花上一段不短的時間。

蓋坦、卡拉斯科的畫像還在球場門外

維爾納上演首秀——隊里實在沒人了

歐聯  /   西甲  /   馬競  /   俄超  /   莫斯科火車頭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