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打假】NBA過去一季成果顯著!距里程碑一步之遙

孔德昕03-15 13:06 體壇+原創

體壇+記者孔德昕報道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設立這個日子的目的就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于是在這一天,各種各樣的假貨問題都會被曝光出來,而打假也成了“315”的主題之一。在NBA賽場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假貨”,如果說上賽季是聯盟假貨問題最集中的一年,那么今年就是“打假”效果最顯著的一季。

從去年夏天的休賽期開始,整個聯盟上到總裁下到各隊管理者齊心合力,在“打假”的道路上取得了肉眼可見的進步!

拒絕“騙”薪水!

作為NBA球隊的管理者,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做到花小錢辦大事。因此,慧眼躲開那些高薪低能的球員便成了一項重要工作。在我們細數這一年有多少成功識破“騙薪”球員的例子前,不妨再回顧一下慘烈的2016年夏天...

那一年休賽期,在NBA這塊肥沃的貿易市場上,有太多實力并未達標的球員趁著工資帽上揚的好機會成功“騙”到了高薪。比如當我們看看今年的NBA工資排行時,還有很多排在前面的名字會令人詫異。

康利年薪達到2853萬,比哈登還要高,但他總共只打了12場比賽;錢德勒·帕森斯不必說了,他的年薪是2311萬,然而只打了31場,場均8分;喬基姆·諾阿年薪1777萬,但他已經和尼克斯鬧到了分道揚鑣的邊緣;還有1720萬的羅爾·鄧,1713萬的埃文·特納,1528萬的莫茲戈夫...

有了那一年的慘痛教訓,聯盟各隊的經理們聯合起來決定“打假”,他們在去年休賽期統一擦亮雙眼,不給任何低能球員獲得高薪的可能,成功地避免了“假貨泛濫”的現象再度上演。

整個夏天,拿到7000萬以上年薪的球員大大減少,大部分也都是米爾薩普、格里芬、庫里和洛里這樣沒有爭議的頂級球星。朱·霍勒迪拿到1.26億大合同有些出人意料,但他賽季至今場均拿到19.3分5.8助攻4.4籃板,打出了生涯至今最出色的表現。就連備受爭議的小哈達威也以場均17.5+4+3的數據讓不少人閉上了嘴巴。

與此同時,一些試圖“騙”取高薪的球員也成為了“打假”重點,最終只能是如意算盤落空,納倫斯·諾埃爾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位中鋒去年夏天更換了經紀人,擺好架勢準備從獨行俠那里大撈一筆,但最終雙方未能談攏,他只拿到了一份410萬年薪的資質報價。看看這位中鋒25場比賽里場均4+5的表現,獨行俠管理層堪稱年度打假先鋒!

拒絕“騙”犯規!

2016-17賽季的聯盟出現了嚴重的規則問題,這不僅僅使得假摔現象頻發,更是出現了以詹姆斯·哈登為首的一批鉆漏洞造犯規的球員。他們靠著精湛“演技”一次次通過騙取犯規站上罰球線,不僅大大影響了比賽的流暢程度,也讓球迷們怨言叢生。

于是在本賽季開始之前,聯盟下發一紙明文,今年嚴打“碰瓷”現象!

球員們在跳投時,其身體向上的過程中是否真正遭到犯規,將是裁判們判罰投籃犯規的依據,而像火箭隊當家球星哈登在和防守者有身體接觸的過程中,揮舞或大幅搖擺自己手臂的動作,將不被會再得到罰球機會。”這條規則的出爐給予了裁判更清楚的判斷依據,他們能更好地決斷一次犯規是否屬于投籃犯規。

在這條被人們稱為“哈登法則”的新規下,球員們故意造三分犯規的現象大大減少。就以當事人哈登為例,“大胡子”本賽季場均出手比上賽季要高1.4次,但他的場均罰球數卻減少了1次,這證明新規確實正在發揮作用。與此同時,本賽季的NBA總罰球數也在朝著創造歷史新低的趨勢發展,這無疑會更好地加強比賽流暢性,創造出更具觀賞性的籃球。

另外,假摔現象在這一年也有所收斂,堪稱現役“影帝”的斯馬特在本賽季還沒有太過夸張的假摔表演,聯盟對這種現象的重視也收獲了不錯的效果。

黎明前的黑暗

本賽季開始前,聯盟還通過了一項新政,這項政策將在“打假”方面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那就是樂透抽簽制度的改革。

在此之前,戰績最差的球隊獲得狀元簽的概率為25%,倒數第二球隊概率為19.9%,倒數第三球隊的概率為15.6%,而在新規中,這三支球隊獲得狀元簽的概率同為14%。簡單來說,并非最爛的球隊獲得狀元的概率最大了,這種變化針對的就是聯盟內的擺爛現象

眾所周知,擺爛爭狀元是每一年都引人關注的話題,籃球本身是一項爭取勝利的運動,故意輸球無疑是最大的“造假”行為。在費城的擺爛已經影響了聯盟形象后,NBA終于下定決心采取了“打假”行動。

但為什么說是黎明前的黑暗呢?因為這項新政要等到2018-19賽季才正式實施,于是今年就成了放任“假貨”橫行的最后一年。我們看到了多達8支球隊加入了擺爛大戰,他們聯手貢獻了NBA歷史上最為瘋狂的一次輸球表演。

不過這樣的局面只是暫時的,半年之后,這種故意輸球的“丑陋”行為將成為歷史。如果這項新政真的能大大改善聯盟的擺爛現象,那么這無疑是NBA打假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NBA話題  /   打假  /   哈登  /   擺爛  /   諾埃爾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