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賽后安保護送離場 這些裁判成了NBA老大?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05f041f1-96fa-49e5-bd70-8a43b7062da3.jpg)
體壇+記者孔德昕報道
今日猛龍125比132不敵雷霆的賽后,三位當值裁判是這樣離開加拿大航空中心的:伴隨著漫長球迷震耳欲聾的罵聲,他們在幾名安保人員的護送下鉆進了球員通道。
安保護送裁判?看來這種事情還真不是只有CBA賽場上才會發(fā)生。在這場原本精彩至極的比賽中,三位裁判最后時刻殺出來搶走了所有的戲份,他們成為了場上當之無愧的主角。事情的起因先不談,你只需要知道比賽最后11.7秒-8.1秒間的情況是這樣的:
喬治在這期間總共執(zhí)行了4次技術犯規(guī)罰球,兩次來自德羅贊,另兩次分別來自伊巴卡和猛龍主帥德文·凱西。沒錯,比賽的最后8.1秒,裁判一口氣先后把德羅贊、伊巴卡和凱西都罰出了場。如果沒看比賽的話你恐怕會以為當時發(fā)生了群毆之類的事情,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德羅贊是由于不滿判罰而被驅逐,緊接著就在鏡頭都沒跟上的時候伊巴卡也被驅逐了,原因多半也是抱怨判罰,而凱西教練被驅逐的一幕就更有意思了。就在場上局面已經穩(wěn)定,雷霆準備執(zhí)行前場發(fā)球的時候,裁判突然喊停,用極為傲嬌的姿勢將凱西驅逐出場。
猛龍主帥笑了,旁邊的洛里笑了,就連雷霆隊的布魯爾也笑了,因為當時在場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根據旁邊評論員的話我們知道,當時有一名場邊球迷朝著裁判狂噴,但背對著的裁判以為是凱西不滿判罰,于是直接將他驅逐了。
這種連編劇都不敢寫的劇本卻讓三位裁判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這已經不是本賽季第一次出現裁判搶戲的一幕了。
球員不滿?OUT!
算上今天的德羅贊、伊巴卡,以及另一場被驅逐的杰拉德·格林,本賽季聯盟被逐球員已經達到了52人,超過了去年的50人。與此同時,64人次被驅逐的數字也直逼去年的68人次。在常規(guī)賽還剩將近1個月的情況下,裁判們超越去年的表現應該不成問題。
而且之前我們就說了,今年裁判的傲嬌程度恐怕歷史罕有。我管你是不是超級球星,管你此前10幾年的生涯里有沒有被驅逐過,只要你說了我不愛聽的,對不起,OUT!于是我們就看到了杜蘭特目前以4次被逐領跑全聯盟,此前的11個賽季里他總共只有1次被驅逐。我們還“有幸”目睹了很多超級球星的“第一次”,比如唐斯,比如勒布朗·詹姆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裁判的脾氣之大,已經到了讓球星甘拜下風的地步。一般來說,即便是資歷和威望兼?zhèn)涞睦喜门幸膊粫p易做出將球員罰出場的判罰,特別是針對那些超級球星。球星本就是比賽中最有話語權的人,他們也是NBA聯盟最大的財富,并非所有人都有膽量正面硬剛詹姆斯。說到這我們不得不提到這位年輕的裁判,凱恩·菲茨杰拉德。
去年11月,他因為送給詹姆斯生涯第一次被驅逐而“名聲大噪”。如果說那一次還有詹姆斯出言不遜的理由在,那么3月他將唐斯首次逐出場外的舉動則堪稱匪夷所思。比賽轉播聲音清楚地記錄了當時的一幕,唐斯只是在進球之后喊了一句“該死,這球該吹犯規(guī)!”然后就被驅逐了,他甚至沒有對著菲茨杰拉德喊。
這位享受掌握生殺大權的年輕裁判不過是今年所有裁判的縮影,他們似乎早就商量好了,絕對不容忍任何人質疑自己!
教練不滿?罰他!
事實上NBA主帥今年也沒少因為抱怨裁判被驅逐。比如一向脾氣火爆的馬刺主帥波波維奇曾在11月兩次被裁判驅逐;比如本月初爵士主帥施耐德職業(yè)生涯第一次遭遇被驅逐;再比如今天凱西教練莫名其妙地為球迷背鍋,最后時刻尬笑離場。
但更多的情況下,教練們會在賽后對著媒體們抱怨裁判,這樣的做法給他們帶來的便是聯盟的一紙罰單。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里,就有兩位教頭先后因為抱怨裁判被罰款15000美金。一位是鵜鶘主帥金特里,他在昨日輸給火箭賽后表示:“戴維斯永遠得不到哨子,球隊沒有獲得公平的取勝機會。沒關系,明天我會付罰款的。”另一位則是活塞主帥杰夫·范甘迪,他直接炮轟“裁判的吹罰令人難堪,讓聯盟難堪,如果你們不吹哨還站在那里干嗎?”
相比于球員,教練和裁判之間的角力更加斗智斗勇。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哨子畢竟叼在人家嘴里,你能做的只有服從或者抱怨,而一旦言語越界,就只能自掏腰包為失控埋單。
聯盟挑刺?懟他!
大體上看聯盟還是和裁判站在一條戰(zhàn)線的,無論誰在賽后質疑或者抱怨裁判,總裁亞當·蕭華都會為他送上一紙罰單。然而即便如此,裁判還是翻臉怒懟聯盟,理由是“你們閑的沒事搞什么最后兩分鐘報告?”
眼下全聯盟只有裁判報告這一項是給執(zhí)法者挑刺的合法途徑,然而裁判們連這一點也不想容忍。他們在不久前通過官方推特發(fā)消息,稱“最后兩分鐘報告是一個存在缺陷的評判過程,沒有執(zhí)法經驗的分析人員使用不同的規(guī)定來評判最后時刻的那些回合,這已經不是裁判吹罰范疇之內的事情。”
“翻譯”成白話大概就是“別整一些連比賽都沒吹過的人來對我們指手畫腳。”而聯盟的回應簡單說就是“別扯了,我們找的都是資深專家,人家經驗豐富著呢。”
于是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自2015年開始實行最后兩分鐘裁判報告以來,人們對這項新政一直褒貶不一,但更多的質疑來自于參賽者或者球迷,原因是既然無法改變結果,這樣的報告有何意義?可是你可曾聽過有哪位球員或者球迷抱怨裁判報告出錯了?裁判們怕不是想擁有任何人都不能質疑的絕對權威吧。
誰來管管?
全明星期間那次球員和裁判的“成功會面”一度讓人看到了勢態(tài)緩解的希望,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急需再次召開一次會議,而與會的人員應該是教練、球員、裁判和聯盟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