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婆解說報酬僅為麥肯羅1/10? 同工同酬再引熱議

體壇+通訊員艾迪報道
北美陽光雙賽激戰正酣,場外也傳來勁爆消息,納芙拉蒂諾娃爆料,同為BBC評論員,自己的薪資僅僅是麥肯羅的1/10,這一言論迅速發酵,并引發了“同工同酬”是否該進一步深化的廣泛討論。
納芙拉蒂諾娃在一檔BBC節目中披露,去年溫網期間,她作為解說員和網球專家亮相,拿到的報酬為1.5萬英鎊,然而與此同時麥肯羅的報酬卻高達15萬英鎊,“這真讓人震驚,除非麥肯羅在溫網賽期之外還做了一大堆其他的事,否則為什么他至少得到了10倍于我的薪資。”納芙拉蒂諾娃冷笑著說:“于我而言,這只是兩周的兼職,可對于那些在溫網全職工作的女性,可能她們(和麥肯羅)的差距沒那么大,但如果累積到一生,將會是一筆巨款。這真的很不公平,我為她們感到憤怒。”
很快,BBC體育頻道便對報酬差距予以回應,稱兩人在解說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全然不同。納芙拉蒂諾娃是眾多臨時解說員之一,在完成基礎工作量外按出場次數計酬。去年溫網,包括3場解說在內,她累計10次出境。而相比之下,麥肯羅作為全職解說必須在兩周內隨時待命,他解說了12場比賽,更不用說其他一系列專題節目,麥肯羅與英國女網傳奇蘇?巴克爾一道參與了眾多短片拍攝,包括比賽分析、精彩回顧等等,兩人也被視作解說團隊的門面擔當。BBC也進一步補充道:“約翰向來被視作網壇最佳解說,球迷也廣泛認可,而且合同還包括,未經允許他不得與其他英國廣播公司進行合作。正是這一些列條件促成了他的薪資,性別不是問題。”
然而性別真的不是問題么?盡管網球運動在“同工同酬”方面始終處于世界先驅,但多年以來性別歧視依然存在。2014年,穆雷聘請了毛瑞斯莫為主教練,他爆料:“當媒體傳出我可能與女教練合作后,我收到了一名球員的短信,他寫道:‘我喜歡你正在和媒體玩的游戲,或許明天你應該告訴他們,你正考慮和一條狗合作。’” 而到了2016年,印第安維爾斯賽事總監的一句:“女球員應該跪謝上帝創造了費德勒和納達爾,因為他們撐起了網球的一片天。”更是引發軒然大波。事實上,從1973年的性別大戰到2007年正式實現同工同酬,能夠擁有世界第一女子運動,應當被視作網球的財富。而如今爆出的解說界男女薪資差距,只能說,即便是網球運動,實現各環節的同工同酬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