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文身非國足專利 盤點國外那些著裝上的“神規矩”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體壇+特約記者洪流報道
昨天,本報記者報道了足協全方位整頓球員文身的消息,引起各界熱議。雖然看起來文身是很多體育明星的個人愛好,而整頓乃至禁止文身的規定此前鮮見于體育界,但國外的很多項目都有對運動員儀表方面的重重規矩。至于禁止文身,同樣也不是足協的“首創”。
德甲球隊禁文身 新星因“犯規”被退貨
在相對更尊重傳統的德國體育界,文身一直是一個爭論頗多的話題。盡管主流觀點是對文身給予寬容的態度,但也一直有聲音指出文身會影響運動員的表現,更有球隊制定禁止文身的規矩。
2017年8月,科隆體育學院的弗洛博塞(Ingo Frob?se)教授發表觀點,對球員文身進行了批評。根據他的說法,在文身后的一段時間內,60%到70%的油墨不會留在皮膚內,而會進入到血液當中,這會降低球員3%到5%的運動能力。弗洛博塞同時指出:“(文身會使)皮膚的再生組織受損,無法繼續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大面積的文身還會影響排汗和體溫的自我調節,對運動員的表現造成很大影響。”
瓦雷拉
對于文身的負面觀點不僅存在于運動科學界,運動隊的一些主教練也對此有鮮明的反對態度。去年,法蘭克福主帥尼科·科瓦奇對文身做出了明文禁令,規定在隊球員誰也不能增添文身。從曼聯租借而來的小將瓦雷拉無視軍規私自跑去文身,并因此產生了感染,這讓科瓦奇出離憤怒。很快,俱樂部通知瓦雷拉和他解約。在接受采訪時,法蘭克福體育總監說:“這樣的做法讓球隊無法容忍,本來我們正打算跟他續簽一份租約的,現在是不可能了。他一定不會繼續留在球隊中了,以后的比賽和訓練也不會讓他參加了?!?/p>
NBA和NFL規定著裝 嚴厲禁止奇裝異服
在運動高度商業化的美國,同樣有對球員儀表的嚴格禁令。球員被要求嚴格注意自己的儀表,一些在我們看來甚至有些古怪的禁令被制定出來并得到執行。
NBA禁止球員在佩戴發帶時上下顛倒
美職籃一直是黑人籃球文化的展示場所,由于黑人籃球文化起源于街頭,很多巨星在著裝上會有意體現街頭元素,寬大的T恤、松垮的褲子、亮閃閃的項鏈、出位的發型甚至各種耳環、鼻環成為了美國籃球文化的一部分。但這樣著裝屢屢受到觀眾的抗議,稱這些球員為孩子做出了不良榜樣。為此,美職籃從2005年開始由時任總裁斯特恩頒布“著裝令”,要求不能上場但坐上替補席的球員必須身穿正裝,無袖襯衫、短褲和配飾都不被允許。這樣一來,如果球員要坐到替補席上,即使是受傷打著石膏,也必須要穿上正裝。
艾弗森領銜嘻哈風格
艾弗森領銜嘻哈風格
著裝令的正確打開方式
無獨有偶,在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中,也有關于著裝的類似規定。2015年,NFL球隊匹茲堡鋼人的兩名球員威廉姆斯和蓋伊遭到了聯盟處罰,原因是威廉姆斯在自己的眼罩上刻下了紀念家人的標語,而蓋伊則穿著紫色鞋子,都違反了聯盟的著裝規定。實際上,威廉姆斯的母親2014年因乳腺癌去世,他的標語就是為了懷念母親而刻;蓋伊穿著的紫色鞋子則代表了反對家庭暴力的態度,試圖借此引起人們對家暴的關注。不過,雖然兩人的著裝意義都頗為正面,但違反了聯盟的規定還是要受罰,從這一點上看,美國職業運動聯盟對球員儀表的要求不可謂不嚴格。
女運動員著裝惹爭議 保守激進都遭吐槽
因為大多數現代運動發源時,平權觀念尚未深入人心,所以各項運動當中都有不少對女性運動員的“特殊規定”,這也成為很多人吐槽的焦點。那些試圖對女運動員著裝進行統一規定的賽事或項目協會,不管初衷是保守傳統還是擁抱開放,都引來了不少爭議。
布沙爾
歷史最為悠久的網球大滿貫賽事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溫網)就對運動員的著裝有著苛刻的要求。從2014年開始,參賽選手的袖子不能有顏色、條紋,而女運動員甚至內衣都必須是白色的。在2015年的溫網比賽中,加拿大選手布沙爾在比賽中因為動作太大導致黑色的內衣帶露了出來,現場主裁甚至中止比賽,為此打電話詢問布沙爾是否違反著裝規定。好在最終主裁“高抬貴手”,布沙爾還是逃過了一劫。而美國選手桑茲在當年更是向組委會開炮,聲稱自己結婚時都沒穿白色婚紗。
保守的規定遭人吐槽,“順應潮流”的規定會迎來怎樣的聲音呢?還是吐槽。2003年起,國際羽聯一直不遺余力的推廣女運動員著裙裝比賽;2011年,他們強制規定從當年6月1日起,女選手必須穿上裙裝比賽,否則將被取消比賽資格。當年的蘇迪曼杯上,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運動員、教練員都對此規定表示了不滿,時任國羽總教練李永波就公開表示,這個改革“非常業余”。經過多方抵制,國際羽聯不得不在2012年宣布取消“裙裝令”,聲明從未要求女運動員取悅異性。這場統一著裝的鬧劇,就以這樣的方式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