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足協下達文身禁令立意不錯但缺乏應有尊重

馬德興03-26 13:00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述評

一場0比6的慘敗,讓里皮和他的國足又重新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中。但中國足協此時傳出有關“禁止文身”的消息,頗有“擋槍眼”的味道,將原本對準國腳們的“火力點”全部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不得不令人感慨中國足協的“公關術”。坦率地說,筆者也很討厭“文身”,但文身與否則是個人的自由與權力,恐怕沒有人可以干涉這樣的自由。

對于個性的錯誤理解

跟隨中國足球南征北戰20多年,記者發現,越是年輕的球員,如今越是所謂的“與國際接軌”,文身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7月份,記者跟隨中國95年齡段U23國足南下柬埔寨參加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預選賽小組賽。當時,中國隊與日本隊下榻一個酒店。小組賽戰罷兩輪后,在中日對決的前一天上午,中國隊和日本隊恰好都安排主力球員在酒店前往游泳池恢復調整。雙方球員都是光著膀子,中國隊隊員有的身前,有的后背,有的則包括手臂都有文身。反觀日本隊球員,除了個別球員在手臂上或手腕上刻有很小的文字之外,其余都干干凈凈。

盡管最終中國隊在隨后的比賽中以2比1擊敗了以小打大的日本隊(日本派出的是U21隊)、以小組第一出線,但比賽前一天那一幕,依然讓記者記憶猶新——日本年輕球員所接受的傳統教育、文化知識成都顯然現在的中國年輕球員所能比的。而日本足球之所以能夠領先亞洲,與年輕球員一門心思都是用在足球上有很大關系。

如今再次提及此事,筆者無意否定中國年輕球員開放的心態,也不想去評說這么做對還是不對,只是想表達:由于這些年來金錢左右著中國足壇,好與壞更多地是看錢多錢少,這本身就已經將中國足球引入到一個誤區。相反,真正應該重視的教育、文化熏陶等問題的缺失,導致現在的年輕球員相互比較的不是球技、不是球品,而是誰的車豪華、誰的薪水更高,錯誤地理解了什么是“個性”,以為文身多、文身花,就是“有個性”。加上整個輿論、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良東西,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球員的思想與境界。

也正因為此,前國青主教練賈秀全去年接手U19國青隊時,直言“想進國青隊就必須去掉文身、不能染發等”,引起各界的共鳴、受到充分肯定,顯然是一個積極的主意。不過,盡管如此,恐怕也不應該成為管理部門明令禁止的的手段。

阿聯酋曾禁留奇異發型

實際上,當中國足協準備禁止文身時,很容易讓人想起先前中國足協曾有過這樣一個規定,即進入國家隊的不得染發、不得戴金項鏈等。但由于這樣的決定是在本土教練執教期間產生的,在外教接手之后,這樣的規定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當此番中國足協再次準備采取類似之舉時,筆者想起了上個賽季阿聯酋足協所作出了一條類似的決定,即禁止球員留各種非常規發型,一旦違反,阿聯酋足協倫理道德委員會將對球員進行處罰,并勒令重新修剪。決定一出,在整個2016-17賽季,共有46名球員受到處罰,不僅包括本土阿聯酋球員,更包括外籍球員。其中,受罰最重的是曾在上海上港隊效力的加納外援吉安,受到罰款上萬迪拉姆(當地貨幣)的處罰。而在本賽季中,最新一位受到罰款處罰的,則是效力于艾因隊的巴西外援卡約,因為其發型類似于莫干西發型,被罰款1000迪拉姆(合人民幣約1800元)。而且,阿聯酋足協還規定:當場比賽裁判有權作出決定,如果認為發型不合適,可以禁止球員出場比賽。

阿聯酋之所以對發型問題如此苛刻,有一個合適而正當的理由,就是由于該國屬于穆斯林國家,他們可以認定奇特的發型違反了本國的傳統文化,因而可以明令禁止。而實際上,像沙特阿拉伯早在2012年就曾出現過這樣一件事:目前依然是沙特國家隊隊長的瓦利德·阿卜杜拉赫曾被當值裁判以“非穆斯林”頭發發型為由,禁止其代表沙巴布隊出場參加沙特一場國內聯賽。

換而言之,像西亞的國家因為涉及到宗教信仰、宗教文化傳統等情況,可以實施在我們看起來“完全沒有道理”的禁令。但是,就中國足球乃至中國文化而言,文身的問題是否應該明令禁止?存在爭議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立意不錯選錯方式

從中國足協不希望球員文身的情況來看,應該說其出發點是好的,就是希望球員能夠展現出一些積極向上的東西。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民眾已經越來越開放,逐漸開始接受歐美文化,已經不再將文身當做一種“禁忌”。在這種情況下,出臺相關規定、實施禁令,恐怕與社會的發展背道而馳,更與足球這項運動本身所追求、提倡的開放、透明相悖。而且,從足球運動本身來說,它倡導的是一種“尊重”,就像我們可以不喜歡文身,但并沒有權利去禁止他人文身,這是一個社會人起碼的觀念。所謂“尊重”,就是尊重球員、尊重教練、尊重裁判、尊重球迷、尊重與足球相關的從業人員,但是,這樣的禁令,恐怕就已經失去了起碼的一種尊重。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足球需要重視文化建設、需要培養有個性的運動員,作為管理者,我們可以明確追求什么、提倡什么。譬如,類似像文身一事,我們可以明確不鼓勵、不提倡,但是,任何人沒有權利去干涉他人要做什么,只要其所作所為在憲法規定的范圍之內。同時,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何為“個性”?何為“足球文化”?如何真正建設“足球文化”?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認識,然后才能采取相關的行動來給足球人補上這一課,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以行政命令方式來解決類似的問題。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21世紀的“新時代”,我們需要有一種包容、寬廣的胸懷去擁抱一切合理的東西。

中國足協  /   國足  /   文身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