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決賽成錯判的狂歡節 歐冠亟需VAR“增援”

巴雷特05-04 15:24

本賽季歐冠決賽將在利物浦與皇馬之間展開,這是一場豪門之間的較量,兩家都是史上奪得歐冠次數前三的球隊,紅軍史上五奪歐冠,與拜仁、巴薩并列,皇馬則12次捧起大耳杯,此外AC米蘭曾七次捧杯。

所以,俄羅斯世界杯開幕前的5月26日的基輔歐冠決戰讓人期待。屆時球場上的明星俯拾皆是,皇馬擁有C羅、拉莫斯、克羅斯和馬塞洛,利物浦則由薩拉赫、菲爾米諾、范迪克、亨德森領銜。替補席上還坐著雙方的杰出主帥:齊達內,正在向歐冠三連冠的目標進發(鮑勃·派斯利和安切洛蒂曾三奪歐冠,但不是連冠);克洛普的球員生涯無法與齊達內相提并論,但作為教練他曾在2013年率領多特蒙德闖入過歐冠決賽(當時對手是拜仁,100%德式決賽)。

交戰雙方雖然星光熠熠,但嚴格意義上,他們并不是本賽季歐冠上表現最出色的球隊。對于通常只有最強者才能問鼎的歐冠來說,無疑這是個可怕的發現。當然有時最好的球隊也會失手,比如2012年奪冠的切爾西,2010年的國際米蘭以及2005年的利物浦都不是當季最出色的球隊。但他們之所以能把隊名刻在了歐冠獎杯之上,源于他們知道如何改變命運,在決賽或淘汰賽上送更強的球隊回家(2012年的拜仁,2005年的AC米蘭以及2010年的巴塞羅那)。

本賽季,利物浦和皇馬的晉級之路都并非無可爭議,爭議源自于裁判,后者對比賽結果產生了直接影響。1/4決賽利物浦淘汰曼城,首回合紅軍攻入一粒越位球,次回合曼城中場薩內的進球又被吹掉。皇馬淘汰尤文圖斯的首回合比賽中,斑馬軍團沒有得到該得的點球。次回合,裁判在最后一分鐘慷慨送給了皇馬一粒點球,并將布馮紅牌罰下。

接下來半決賽更成了錯判的狂歡節。周三晚的羅馬,利物浦攻進的第二球,范迪克對哲科犯規在先,此外裁判還對英格蘭人在禁區內的兩次犯規視而不見(門將卡里烏斯侵犯哲科,阿諾德禁區內手球)。當然裁判也忽略了法齊奧對馬內的犯規,如果正確吹罰,比分則有可能變成6比2,晉級的將是羅馬。馬德里之夜,中場前馬塞洛的手球應該是個點球,如果吹了,拜仁將會3比2取勝,并憑借著客場進球多的優勢晉級,那么在基輔的決賽,對陣雙方將變成拜仁與羅馬。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認同裁判的錯判是比賽的一部分,因為裁判也是人,犯錯是無法避免的。但如今,足球運動進展迅猛,對抗愈發激烈,肉眼難以明察秋毫。特別是當10只眼睛(5名裁判)要觀察激烈對抗的44條腿和44只手時。科技為裁判帶來了彌足珍貴的幫助,大多數裁判認為在保留最終決定權的前提下,傾向于視頻裁判的引進。

“我們不反對VAR,我們需要增援。”2010-11年我跟隨報道法國足協裁判培訓班時,裁判們跟我說道。當時法國國家裁判委員會還向我們提交了每兩個月裁判判罰的統計:錯誤率相當高。每堂課程后,他們還會邀請記者扮演裁判,在某些比賽場景下做出判罰,我們經常無所適從。

裁判變成了一項極為困難的職業,因為每次決定都可能涉及到巨額經濟利益,球隊的揮金如土式的投入讓他們肩上的壓力更重了一分。VAR的介入則可以有效緩解他們的責任與壓力。國際足聯也善解人意地決定在本屆世界杯上引進VAR技術。像德國、意大利、葡萄牙和美國也都開始實施視頻裁判,不幸的是,歐足聯并沒有順潮流而行,放棄了下賽季在歐冠中使用VAR的機會。不過本賽季裁判們一系列糟糕的決定恐怕會讓他們意識到引進視頻裁判已是當務之急。

歐冠  /   VAR  /   歐足聯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