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兩萬名球迷一統隊魂 免費T恤撐起主場氣勢

董倡碩05-11 16:19 體壇+原創

體壇+記者董倡碩報道

2015年5月,距離勇士下一場季后賽主場比賽開始僅僅剩下30分鐘,球迷們開始如潮水般涌入甲骨文中心,場內,20000個座位已經被金黃色的T恤覆蓋。

找到自己在第六排的“白銀席位”,圣丹斯·布羅夫脫下了自己價值700元人民幣的復古藍色勇士球衣,將自己包裹在勇士免費提供的金色T恤中。“我可不想被大屏幕捕捉到,遭到20000人狂噓。”布羅夫說道:“況且,當金色的海浪鋪滿全場,看起來很是驚艷。”

“穿上手邊的免費T恤!”在比賽即將開始的時候,現場導播利用大屏幕抓到了想要“暗渡陳倉”的球迷,現場球迷壓倒性地氣勢讓他們不得不將金色的T恤套在自己的腦袋上。

精雕細琢的球隊口號

當勇士隊剛剛雇傭史蒂夫·科爾的時候,球隊首席市場運營總監奇普·鮑爾斯就一直渴望理解科爾的建隊哲學,以此來構建勇士的宣傳口號。在科爾進行第一次球隊訓練的時候,他表示,需要球隊所有人為了最高目標而奮斗,為了獲得總冠軍,必須眾志成城(strength in numbers),對于鮑爾斯來說,這句話足以成為球隊季后賽的宣傳口號。

每支球隊的季后賽標語都需要在每年的3月1日前遞交聯盟辦公室批準,讓贊助商有時間來圍繞球隊的標語指定相應的品牌商品策略。以猛龍隊為例,他們曾經考慮過“The 6ix”(國寶歌手Drake在歌曲中將多倫多成為6ix city),“YYZ”(當地機場代號),甚至在對陣步行者的比賽中印制了憤怒的小松鼠和雪球,可如今,隨著“We the North”(我即北境)口號的提出,猛龍的球迷多了一份歸屬感。

同樣出色的還有克利夫蘭騎士,在他們的冠軍賽季中,其胸口的標語為“All in to 16”,這不僅表達出了全力以赴的心態(All in),也體現出了獲得總冠軍需要的勝場(16),還存在著強烈的自我意識(to 16諧音216,為騎士隊的區域代碼),可謂是一語三關。

復雜的訂制策略

為了定制20000件高質量的T恤,球隊往往需要花費十萬美元以上的費用,這筆錢自然不需要球隊自己來墊付。或許許多球迷們都會看到免費體恤前面的口號,但是實際上,在許多T恤背面,都擁有贊助商的廣告。如此一來,尋找一個愿意投資T恤背面廣告的贊助商便至關重要。

數十萬美元的投資對于誰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字,這也是為什么球隊需要早早地進行評估。以勇士隊為例,他們會在每年的一月份來預測球隊可能的季后賽成績,以此來制定T恤的訂購策略。與此同時,或許有細心觀察的球迷發現,隨著系列賽的進行,提供免費體恤的球隊會越來越少,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在七場四勝的季后賽中,球隊大多會制造兩到三場比賽的主場T恤,為了控制成本,充滿不確定性的第六和第七場便不會提供這種福利。

為了給球場上萬個座椅穿上新衣,球隊的工作量同樣不小,以去年的休斯敦火箭隊為例,70-100人規模的員工和志愿者,大概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夠擺放好所有的免費T恤和物品,他們會三人一組進行工作,一人分發免費物品,一人擺放球衣,一人擺放物品。

尷尬的顏色選擇

除了標語和制造方面的問題,對于一件體恤來說,設計顏色同樣十分重要。在2007年猛龍主場對陣新澤西籃網的比賽中,球隊市場運營部門為球迷們提供了紅色的免費體恤,結果湊巧的是,客場作戰的新澤西籃網恰好穿著紅色的隊服,鬧出了一樁主客場分不清楚的大烏龍。

在NBA中,球隊的主色調很有可能發生沖突,利如雷霆與獨行俠,活塞與76人。對于可能出現的撞色尷尬,騎士隊市場運營總裁特雷西·馬瑞克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在2016年東部第二輪季后賽的比賽中,以紅色為主色調的騎士遇見了同樣以紅為主的老鷹,而在東部決賽中,他們又很有可能碰見另一支以紅為主的猛龍,馬瑞克便另辟蹊徑,轉向金黃色的T恤,而在面對勇士的總決賽中,主題顏色還會隨之改變。

球隊為球迷們提供免費T恤的這個主意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冰球賽場,這也隨之占據了美國職業體育文化,侵襲了其他職業體育聯盟。“我不認為這種現象會慢慢消失,”亞特蘭大老鷹隊的創意總監兼市場營銷副總裁皮特·索科夫說道:“免費T恤的視覺效果對于球隊和電視轉播來說非常重要,我相信這種事情在社會和心理層面上可以對人們產生影響,球迷們渴求這種氛圍,這就是他們為什么會到現場觀賽,從沙發到賽場,他們渴望感受更多。”


勇士  /   騎士  /   猛龍  /   季后賽話題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