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申請成為全國“圍棋之鄉”?

謝銳06-25 09:54

記者謝銳神木報道 成為全國“圍棋之鄉”的硬件其實并不多,中國圍棋協會相關規程里寫得簡單明了,最重要的是有組織、行動、計劃、未來。

    在中國圍棋協會的相關規則里,明確規定“當地政府及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出臺促進圍棋項目普及的相關政策”、“當地政府的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須兼任申請地區圍棋協會的名譽主席、主席等職;當地企業家熱心支持;媒體給予持續關注”、“當地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圍棋項目組織機構,有專人負責圍棋項目的普及開展工作。”這是組織上的要求,全國縣級以上的圍棋協會一如圍棋發展的基礎,在各地圍棋熱心者的組織下,縣級圍棋協會已經較為普及。

    “當地政府及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出臺促進圍棋項目普及的相關政策。”當地政府只要對圍棋活動重視,都會有相關的促進圍棋普及的相關政策,一般都是為中小學普及圍棋開綠燈。陜西延安、浙江衢州、內蒙古烏海等地都明確地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中小學開設圍棋課程。

    但因為升學率的關系,在中小學開設圍棋課程(選修課)并非易事。在此方面做得突出的新疆奧生公司劉增力表示:“幾乎每所小學都歡迎圍棋進課堂,但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師資缺乏。學校里沒有圍棋老師,外邊的圍棋老師進學校上課又是公益,很難留住他們。通常而言,10個圍棋老師最終能留下1個就不錯了。”

    成為全國“圍棋之鄉”的硬件還包括:當地舉辦過三次以上(含)全國性圍棋賽事,并經常組織區域性的圍棋活動;當地圍棋協會有固定的圍棋活動場所,固定的管理人員;在不低于十所小學或幼兒園開展圍棋普及活動,如圍棋進入校本課程或選修課等,有固定的教師、固定的棋具、固定的課時;當地政府或企業給予固定的經費保障,組織開展圍棋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當地涌現出圍棋國家級運動健將、國家級裁判(或以上)優先。

    在這些硬件中,舉辦三次全國性圍棋賽事、經常組織區域性圍棋活動在圍棋賽事頻繁的今天,不難做到;相對較難做到的是“在不低于十所小學或者幼兒園開展圍棋普及活動”,并且有固定的教師、固定的棋具和固定的課時。當然,如果連這些條件都達不到的話,國家級“圍棋之鄉”稱號又憑什么實際內容支撐呢?

    為什么要成為全國“圍棋之鄉”?首先是一大國家級榮譽,一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一樣,這是中國圍棋協會給予各地方在圍棋普及發展上的最大肯定和最高榮譽。其次,“圍棋之鄉”可優先承辦中國圍棋協會組織開展的有關賽會、集訓和培訓活動;中國圍棋協會將給予“圍棋之鄉”項目開展方面的政策傾斜及業務支持,比如“圍棋之鄉”可以組隊參加每年一度的全國定段賽和全國少年兒童賽等。

    作為一個地方圍棋協會組織,憑借對圍棋的熱愛,在地方開展各種圍棋活動。鄂爾多斯圍棋協會副會長包玉生說,他們市圍棋協會工作人員都是義務兼職,但大家樂在其中,會長是伊金霍洛旗旗長華瑞鋒,平時沒少參與鄂爾多斯圍棋活動。“我們這些年做了很多工作,如果連‘圍棋之鄉’都評不上,那我們就太失敗了。”能評為國家級“圍棋之鄉”,就是各地圍棋工作者的莫大榮譽。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