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手記】德國的球隊 德國的后勤 都不配出線

秦游夏06-28 02:57 體壇+原創

體壇+特派記者秦游夏發自喀山競技場

我至今記得6月2日的克拉根福,德國隊熱身敗給奧地利后,賽后發布會上,有位韓國記者問勒夫,請問您怎么評價韓國隊?誠然,這位記者問的話題與當天比賽無關,他的德語口音也略顯滑稽。勒夫輕蔑地說:“韓國隊的問題,我6月27號告訴你,OK?”如今,德國隊0比2倒在韓國人腳下,災難性地首次止步小組賽,不知勒夫對今天的對手作何感想?

韓國記者水平堪憂

索契死里逃生后,德國隊連夜乘專機返回莫斯科。到達瓦圖廷基大本營已是凌晨4時。經過身體和精神高度緊張后,終于可以入睡。德國隊次輪和末輪小組賽之間,僅有不足4天。媒體普遍認為,直飛第三站喀山是更好的選擇。然而事與愿違,隨隊記者們也要跟著球隊舟車勞頓一番,我到達莫斯科所在酒店已是早上6點。

回到莫斯科后,德國隊只安排了一次系統訓練和發布會,顯著變化是韓國記者驟然增多。之前,韓國隊并無特定德國跟隊記者,只是偶爾在德國隊比賽時出現,平時不知所蹤。

韓國記者最喜歡問的兩個問題是“怎樣評價韓國隊”和“你們知道韓國隊有哪些球員”。說實話,這兩個問題并沒有什么營養。第一個問題,德國人可以用官方套話輕松搪塞過去,而第二個問題更多是一種自我滿足,或許他們會想:看,世界冠軍能說出我們球員的名字!韓國記者能說德語者寥寥,英語也頗為蹩腳,羅伊斯便曾直言:“你說什么?我聽不懂。“韓國隊是唯一前2輪小組賽全敗、但仍保留出線希望的球隊。韓國記者笑言:克羅斯的任意球絕殺后,我們的出線希望由0%變成了1%!

這一次,德式后勤有點外行

周二,我起了個大早,準備搭乘11點的德國隊媒體包機前往喀山。9點32分,就當我馬上到達機場時,接到德國足協(DFB)旗下旅行社通知:航班改為15點30分。也就是說,飛機在起飛前1個半小時更改了時間,往后推了4個半小時。我想,大多數記者都會和我一樣,殺個回馬槍重返酒店吧。德國人素來以計劃性強、組織縝密著稱,但這并不適用于DFB旅行社。對瑞典一役,該旅行社便以趕時間為由,禁止隨團記者參加賽后發布會和混合區采訪,引來不少抗議。有句話叫做:外行談戰術,內行談后勤。在我看來,至少在媒體后勤方面,相關人員就是外行。

經過1個半小時飛行,下午5點,媒體包機終于到達喀山。此時,距離德國隊賽前發布會只有90分鐘。我們前往喀山競技場的路上,風云突變,雷暴和冰雹驟至,大巴只能在風雨飄搖中緩慢行駛。以這樣的速度,這次的賽前發布會也將泡湯。稍后,有消息傳出,由于惡劣天氣作祟,德國隊臨時取消了踩場訓練,而是前往10公里外的電子球場,進行賽前最后一練。于是,我們掉轉車頭,決定放棄發布會,轉攻賽前訓練,一天內第二次殺了回馬槍。

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奇觀,大巴車上,近百名記者三五成群,簇擁在一起,用手機流量觀看勒夫發布會直播。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得知了,鼻梁骨折的魯迪將不會出現在和韓國的比賽中,胡梅爾斯則已無大礙,可以上陣。俄羅斯的電話卡必須點贊,在4G流量下,基本可以暢通無阻觀看視頻。和我同行的有眾多德國主流媒體,在發布會現場的勒夫肯定會很納悶,為何今天少了那么多熟悉的面孔。

比埃霍夫向記者致歉

接下來,另一個奇觀上演。由于訓練場附近禁止車輛靠近,記者們只得拎著小包、推著大箱前往訓練場。最苦的當屬攝影記者,沉重的設備讓他們叫苦不迭。德國隊三個新聞官之一的格里特納,已在訓練場等候我們,他和大家一一握手,并對安排不周表達了歉意。

不一會,德國領隊比埃霍夫朝我走來。在南蒂羅爾,我就曾與他有過兩次簡短交流。也許因為我是德國媒體團中唯一外國人的緣故吧,他一眼就認出了我,跟我開玩笑說:“我記得你,你不是我們對手那邊的人,歡迎你!”被德國領隊特殊關懷后,郁悶了一天的心情也得到緩解。比埃霍夫作為德國隊的大管家,向來精明干練,情商頗高。這次當然也不例外,他在場地邊上給大伙開了10分鐘的臨時發布會。

談到無法在球場訓練,比埃霍夫表示:“我們當然也想在球場內訓練,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圍,知道我們確實到喀山了。但我們的隊員很有經驗,他們有足夠能力去預估。韓國隊不也一樣沒踩場,這樣一來,雙方并無差別。”

談到與韓國隊的比賽,昔日鋒霸表達了樂觀態度,但也暗示,比賽絕不會輕松,“昨晚比賽,你們都看了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比賽有多么艱難,這是一個信號,對非熱門球隊,我們絕不能低估。我們這個組的情況也是如此,墨西哥和瑞典真的很難對付,韓國也是。”

緊接著,比埃霍夫解讀了本屆世界杯的大趨勢:“我想,除了英格蘭對巴拿馬,其他比賽都很膠著,球隊之間水平相差不大,這要求我們必須有紀律性和耐心。”比埃霍夫也表揚了第三戰對手:“韓國隊踢法主動,侵略性很強,會想方設法干擾我們,此外,他們還有出線可能,有充足的動力。”

有趣的一幕是,比埃霍夫場邊接受群訪時,特爾斯特根來到場邊撿球,雖然代表巴薩已拿到過歐冠,但看到如此龐大的記者陣勢,小獅子的表情顯得相當羞澀。

訓練要旨:動起來傳球

這一次,德國隊的訓練內容也比往常對媒體開放的15分鐘豐富不少。球員們分成幾組,進行快速傳跑練習。第三助教克洛澤聲音洪亮,指導著球員們的技術動作。他說的最多的是:動起來傳球,傳球要刁鉆和注意時機。對于德國隊技戰術制定,實習生克洛澤肯定不占主導,但在日常訓練執行方面,K神已挑起了大梁。

訓練結束后,回酒店的路上,我終于有了閑暇去感知喀山這座城市。喀山位于伏爾加河中游,是該區域的經濟、文化中心。雨過天晴,在晚霞的映襯下,這座城市顯得格外壯麗。眼前出現的盡是連成片的各式教堂,它們風格不同,顏色迥異。

喀山是融合之地,所以歐式風格的教堂、亞洲格調的喇嘛廟,乃至阿拉伯的清真寺,應有盡有。其中,最華麗的當屬克里姆林宮遺址群。由于眾多的名勝古跡,喀山也是除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外,俄羅斯僅有的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之一。我坐在酒店頂層的露天餐廳,領略360度無死角美景,感知著這座城市濃郁的文化氣息。再來上一杯純正的俄羅斯啤酒,一整天的疲憊頓時減輕不少。

為了理想,勒夫作繭自縛

比賽日,前文提到的DFB旅行社,再次刷新下限,他們居然走錯了去球場的路。滿滿當當的大巴車,竟然在比賽前1個多小時才到達球場邊緣。德國足協一度緊急聯系國際足聯,和他們溝通保留記者們的票事宜(賽前1小時不取票,則自動作廢)。有記者笑言:這樣的組織水準,具備16強水平?

不幸的是,這位記者言中了,場上的德國隊也在刷新他們的下限。此前世界杯,德國隊小組賽從未出局。2018年,勒夫的球隊做到了,以敗給另一支小組出局球隊的恥辱方式。

相比上輪4個輪換,勒夫本場再接再厲,對陣容做出5次調整。這當然與魯迪受傷和博阿滕停賽有關。此外,他用尚未在世界杯上出場的戈雷茨卡替代穆勒首發,并且踢其不擅長的右路。赫迪拉和厄齊爾重返主力。

本場,赫迪拉明顯注意了他與克羅斯之間的距離,不再輕易丟失位置。但首戰失誤的他,顯然身背巨大壓力,開場1分鐘便中場丟球,給了對方的任意球。戰術紀律性上來了,但赫迪拉的腳下十分沉重,在進攻中根本幫不上球隊。

戈雷茨卡與球隊的磨合顯然還不到位,頂替穆勒的他總是需要較長的調整時間,不能與隊友打成一片。直到下半場開局,戈雷茨卡才有了頭球攻門被撲的正面鏡頭。

對瑞典比賽,德國隊下半場逐漸找到了適宜的進攻體系。戈麥斯上場出任中路,韋爾納在左翼不斷成功突破,自由人羅伊斯更是左右逢源。本場,這個體系支離破碎,戈麥斯坐回板凳,韋爾納再次擔任中鋒,由于厄齊爾的存在,羅伊斯的自由度也下降不少。

韓國隊兩名中衛平均身高僅有1.85米,靈活性和預判恰是其強項,他們并不懼怕靈活型前鋒和兩側的低平傳中。何況,上半場德國隊的進攻并沒有打出速度,也沒有做到用轉移球不斷拉扯對方防線。

下半場,見勢不妙的勒夫派上戈麥斯,韋爾納來到邊路,欲復制上一場戰術。那么,前45分鐘,德國隊究竟在做什么?他們的時間真的那么不值錢嗎?克羅斯每場都能上演神奇絕殺嗎?后半場,幾乎所有德國進攻都來自高球,戈雷茨卡、戈麥斯、胡梅爾斯都曾制造威脅。對陣韓國,德國有著地球人都明白的身體、身高優勢,但勒夫企圖用自己夢想的足球理念Tiki-taka擊潰對手。為了理念,化簡為繁,作繭自縛。韓國人跑動能力極強,防守極有侵略性,在場上各個地帶都不會給對手太多空間。德國的控球打法恰好對了太極虎口味。

就這樣,勒夫在追求理想的時候,球隊墜入深淵。有位報道多屆世界杯的前輩曾跟我說,世界杯里,要做好隨時回家的準備,每天一起工作的戰友們說散就散,有時匆忙得甚至連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