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納:滿意VAR的表現 它不會區別對待強弱隊

體壇+記者柴夫報道
北京時間6月30日,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科里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和同事們都認為VAR在俄羅斯世界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本人對于這項新技術在世界杯上的運用感到高興。
不過VAR的使用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拋開影響比賽延續性不談,其公平性竟也遭到質疑,原因就在于某些比賽中“勢弱”的球隊并沒有得到VAR的公平對待——尼日利亞和摩洛哥都遭遇了爭議判罰。于是不少非洲球迷都對此感到不滿。
但科里納今日卻解釋說:“VAR不知道哪些是強隊,哪些是弱旅。他們每一次都是通過相同的流程來確保做出了最好的判罰。本屆世界杯小組賽一共出現了17次場邊回放,其中有14次由主裁觀看視頻確認,3次直接由VAR團隊確認,這將判罰的總體準確性從95%提升到了99.3%。”
在科里納看來,世界杯至今VAR的表現無疑是成功的,而這也在他們的預料之內。
“我們很高興看到VAR截至目前的表現,坦白講,這一點也不讓我們感到意外。”科里納說,“VAR不等于完美,場上依然會出現錯誤的解釋甚至是誤判,所以并非運用VAR就等于杜絕錯誤。在一場比賽里所有事情都100%正確是不可能的,我們要依據第一刻發生了什么情況做出調整。”
一般而言使用VAR平均耗時80秒,但場上主裁要回看錄像時會浪費更多的時間。科里納認為如何在使用VAR的同時保證比賽的流暢性是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
“有幾次裁判完全可以在更早的時候做出最終判罰,但為了確保判罰無誤,VAR可能會多花5-10秒鐘來反復確認自己的判斷正確。”
而當被問到是否考慮公開VAR團隊和主裁交流的錄音時,科里納表示:“在想要跑步之前你必須先學會走路。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或許確實可以像你說的那樣,但我覺得現在這么做還為時尚早。我同意這樣做會很有趣,人們聽過解釋后可能會更好地接受判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