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周文淵:誰能理解西野朗的大心臟?
在鄙人一路“加持”下,日本闖進了16強,今晨還險些混進8強,離加時也就差了那么最后幾十秒,遺憾!
當然,加持是戲說,只差幾十秒也不符合劇情發展邏輯。大和民族特有的目標執著、方向堅定、意念強大和做事認真,這些特質讓日本人不管順境逆境都不放棄不拋棄,這才是在這場盤口一邊倒地支持比利時的比賽中,西野朗的球隊能夠出人意料地先進2球的主觀因素。
不過一個巴掌拍不響,客觀原因同樣不可忽略,那就是歐洲紅魔優勢心態過濃,上半場的那些圍攻,下腳不夠狠、失去不在意,反而因場面大優而放大了對對手的輕視,導致下半場伊始就連失2球。
實戰清楚地顯示,二者實力至少存在2球代差,博彩公司精算師所建立的數學模式和盤口設計沒有原則錯誤。然而,動感足球不是靜態數學,畢竟,島國精英們曾經那么接近贏球晉級。那些習慣以結果論英雄的事后諸葛亮,對于日本2球在手仍然不擺大巴,甚至最后一刻都不龜縮防守,還想在90分鐘內解決戰斗的思路提出嚴重質疑。
鄙人不會因曾經提出日本是亞洲五虎中唯一可能打進16強的前瞻預測,就枉顧事實為挺而挺日本,不過我也確實比較能夠理解西野君的戰略構想。
從首發陣容可見,盡管賽前輿論一邊倒地看空日本,競相猜測比利時會進幾個球才能喂飽小魔獸們的胃口,但西野朗并沒有因此而增加防守兵力和后置戰術重心,依然排出那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均衡陣容。領先后的反擊,兵力投入之大、球員前插之深都表明這不是偷雞,而是堂堂正正的對攻,換上曾經的頭號殺手本田圭佑同樣體現了西野教練的大心臟、大戰略。
所以,我們可以在學術層面上討論西野朗這種戰略企圖和規劃是否足夠明智,是否最優選擇,但至少對胸懷2050勇奪世界杯的日本人來說,這一次他們沒有茍且,也不想茍活。而一度,因為對波蘭之戰最后10分鐘在后場的反復倒腳,西野朗及其弟子飽受“丑陋的日本人”的指責。
其實,單純比拼實力、比拼身價,日本隊根本不是比利時的對手。但世界杯至今50來場比賽顯示,保守是歐洲人的共同標簽,只要不比分落后或不被逼到不勝就淘汰的絕境,那么即使冠軍等身如德國、西班牙者,和陣容豪華如法國、比利時者,一概收縮在馬奇諾防線里打太極拳,或玩靜默戰游戲。
這是日本等屌絲的機會,事實上此前伊朗差點絕殺葡萄牙、韓國拖德國同歸于盡和俄羅斯點殺西班牙,本屆世界杯冷門迭爆正是這種保守主義橫行的產物。西野朗未必看清了這種大趨勢,但他明白死守不是高明的策略,出人意料地放膽逆襲或許能闖出一片生天,即使沒有得逞也只不過換種死法,卻還能賺取有尊嚴地死的人品。
所以,站在競技的層面,我能接受日本對波蘭的無聊倒腳,而站在博弈的角度,我亦欣賞西野君不擺大巴的決斷。順便說一下,即使90分鐘內2比2戰平,但進入加時賽,日本仍然大概率要輸球——對綜合實力偏弱的一方來說,體力上、對抗能力上和精神專注度等方面的耐持久力是最大的短板,通常下半場比上半場難打,后兩場比前兩場難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