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凱倫車隊高層人事“地震” 臥薪嘗膽的第一步?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36d6bd61-9a36-4899-82b1-fef7b91aab80.jpg)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主場作戰前臨戰換帥,常常不是好事。英國大獎賽臨近,邁凱倫突然宣布高層人事變動,而任職競賽總監四年半的布利耶離任,是進一步把這支老牌勁旅推向混亂的深淵,還是真正邁出臥薪嘗膽的第一步?
邁凱倫在奧地利終結了連續三場的積分荒, 雖然44個積分比去年同期高出不少,但遠遠不代表車隊從噩夢中醒來。本周三早上,邁凱倫發出官方聲明,流傳多時的“布利耶下課”傳言終于成真。
現年44歲的布利耶可謂F1車隊高管級別的紅人。但是,四年前他接受羅恩·丹尼斯邀請加入邁凱倫時,肯定不會想到自己接下的是一個燙山芋。頂著“競賽總監”頭銜,法國人對邁凱倫制造F1賽車和賽道上的表現全權負責,但是因為本田引擎缺乏競爭力,再加上底盤設計本身的問題,過去四個賽季里,除了2014年在墨爾本的第二名,邁凱倫一無所獲。
一朝天子一朝臣:2016年底,丹尼斯與其他兩大股東的“宮斗”以失敗告終后,雖然布利耶得以留任,但是他的風格與車隊新CEO扎克·布朗的美式賽車管理哲學格格不入,“背黑鍋”只是時間問題。
本賽季更換了雷諾引擎后,邁凱倫的成績雖有起色,但是在中游集團的競爭中不如雷諾廠商車隊。這說明MCL33賽車底盤本身競爭力不足。四月底,多年負責底盤設計的高級工程師蒂姆·高斯首先成為替罪羊離隊,暗示了邁凱倫即將對內部人員進行清洗。
“歐洲賽季”開始后,前Indy 500冠軍獲得者吉爾·德法蘭以顧問的身份出現在邁凱倫。德法蘭退役后就從事賽車管理,早在布朗還管理賽車經紀公司時,就已經結下交情。顯然,一場車隊管理層的人事變動,處于醞釀中。
終于,本周末的英國大獎賽成了布利耶“辭職”的“合適時機”。顯然,布朗想給外界留下邁凱倫因為長期歷史原因陷入“完全不可接受的處境”的印象,唯有一場重磅人事調整才能塑造“不成功則成仁”。
“我相信無論是F1車隊還是普通公司,當管理層總是換人的時候,你很難保持整個團隊的穩定并真正進步,”布朗在銀石賽道對媒體做出了解釋,“過去7-8年,我們的領隊換了好幾任,CEO換了幾波,就連股東也來來去去?,F在我們要合上這一篇章,從今天起開始以新面貌示人?!?/p>
邁凱倫在F1擁有的輝煌紀錄,僅次于法拉利:8個制造商世界冠軍、12個車手世界冠軍。然而,其中19個頭銜是在2000年獲得,而千禧年過后,只有2008年漢密爾頓拿下的車手年度冠軍。換言之,邁凱倫的歷史幾乎只存在于上個世紀。
雖然邁凱倫作為新晉的汽車制造商,在公司體量上不如巨擘梅賽德斯,但是其擁有的人才儲備和資源并不少。在某種程度上,布朗的話不無道理,因為無論是當年的法拉利,還是后來的紅牛,或者新霸主梅賽德斯,在他們統治F1時期,都保持著穩定的管理層和技術團隊結構。而現在,法拉利在保持人事穩定之后,重新向梅賽德斯發起沖擊。
“很實際地說,解決所有的問題需要時間,所以我認為我們要等上幾年才可能重奪冠軍,”布朗對記者說,“我不知道究竟會是二年還是十年,我也不想盲目預言。我們必須正視現實,哪怕是一個艱難的重新開始,但肯定是我們重整旗鼓的第一步。”
至于阿隆索是否會在明年繼續效力邁凱倫,布朗回答說:“他對我們是寶貴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在賽道上有多么優秀,而賽道下他也是車隊的領袖人物之一。他非常喜歡邁凱倫的工作環境,也對車隊充滿信任。他有過離開的機會,但他選擇留下,這足以說明一切。我相信他想在這里多待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