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約復蘇納達爾草地強勢 2018溫網重新定義德納決

張奔斗07-15 09:03 體壇+原創

體壇+記者張奔斗報道

一個令人越想就越覺得恐怖的數據:在納達爾職業生涯迄今的總共188場失利中,德約一個人贈予他的27場,就占去了14.4%的高比例。

會不會立即激發起"哇哦,專克納達爾,德約牛逼!"的第一反應?先別著急,別忘了還有"禮尚往來"這回事情——在德約職業生涯迄今的總共172敗中,納達爾打敗他的25場,占據了14.5%。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啊!這兩位年齡已30+的球員,歷經數代球員的輪番沖擊,職業生涯的單打出賽數量都已在千場上下,但彼此,竟然各自成就了對方接近六分之一的負場數量——所謂相愛相殺,亦莫不如此吧!

德納決是歷史上對戰次數最多的對決,在不少人眼中,德納決也僅僅只擁有數量的優勢而已。如果論及兩位球手風格的差異化與形成的美感,以及職業成就和對戰場合的重要性,費納決仍然廣被看作是第一對抗關系。

想想也是,在這場綿延了兩天的溫網半決賽之前,兩人的多達51次對抗中,竟然只有兩場五盤大戰而已。但那又是怎樣的兩場五盤大戰啊!2012年澳網決賽,德約決勝盤7比5拿下,5小時53分鐘的馬拉松之后,兩位球員在頒獎儀式上累到俯身雙臂撐膝的圖景我們仍歷歷在目;而次年法網半決賽,納達爾在決勝盤9比7勝出,又一次阻斷了塞爾維亞人沖擊全滿貫的努力。

在那之后,德納對決仍在年年上演,但多只是小制作而已,直到這場德約6比4、3比6、7比6、3比6和10比8獲勝的經典,這場比賽幾乎可以說重新定義了——2011年之后便再未能突破溫網前四輪的納達爾,在草地上可以強大成什么樣子;在2016年美網之后便再未能打入過大滿貫決賽的德約,在賽場上可以重新強大成什么樣子;而德納決絕非只是數量的堆砌,也可以精彩、強悍、刺激、令人窒息成什么樣子。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