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搶戲主導中超? 馬德興:中超不應太依賴VAR

馬德興07-20 13:30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

世界杯一落幕,中超聯賽便在7月17日、18日重新展開第12輪角逐。與世界杯賽一樣,VAR也成為了中超第12輪角逐中的“主角”。相同的是,借助VAR都改變了比賽的進程與發展,但與世界杯期間廣泛爭議所不同的是,本輪中超聯賽中的VAR使用則是完全背離了使用的原則,因為它所改變的不是進球是否有效的問題,而是正常比賽中不難介入的犯規與否的問題。

今年俄羅斯世界杯賽期間第一次全面啟用VAR技術,小組賽期間爭議頗多。盡管國際足聯在小組賽結束之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因為VAR技術的介入,使得世界杯小組賽期間出現的錯判、漏判情況大幅度減少,甚至將正確率提升至99.3%,較之沒有啟用VAR技術之前的95%有明顯提升??墒?,這樣的正確率依然無法獲得外界的一致認可。整個世界杯期間,球員、教練員炮轟VAR的言論就未曾斷過。而且,像小組賽期間巴西隊與瑞士隊的比賽,即便是應該啟用VAR技術時,主裁判反而不運用、堅持原判。這也引起了爭議。

或許正是VAR技術的爭議不斷,隨著世界杯淘汰賽開始,VAR技術幾乎停止了使用。在冠亞軍決賽之前,15場淘汰賽中沒有一場比賽的關鍵性判罰與VAR技術有關。雖然同樣有爭議,但反而顯得越發平靜,沒有人指責裁判不公。可是,在冠亞軍決賽中,阿根廷主裁判皮塔納判給法國隊的一個點球,再次引起廣泛爭議,認為這個進球“幫助”了法國隊、讓克羅地亞隊基本喪失了奪取冠軍的希望。為此,整個輿論再次嘩然。而對于VAR技術的使用,國際足聯雖然沒有在總結世界杯時再次提及,但顯然,各方面對于這項技術爭議并不會因此而消失。

遺憾的是,在重新開始的中超聯賽中,VAR技術的使用已經完全偏離了啟用的本意,更是直接起到了干擾裁判執法的作用。于是,這樣的爭議反而讓球迷不得不提出這樣的質疑:VAR技術是在幫助中超聯賽提高,還是成為了人為操控比賽的又一個“名正言順”的新手段與方式?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在第12輪中超聯賽山東魯能隊與上海上港隊、大連一方隊與河北華夏幸福隊的兩場比賽中,視頻裁判已經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甚至直接干預了主裁判的判罰。

以魯能隊與上港隊的比賽為例,在魯能隊由金敬道完成了致命一擊之后,應該說佩萊的那個進球是教科書式的前場反擊的一個經典好球。但是,主裁判經過視頻裁判提醒之后,以之前王彤的搶斷犯規為由,將這個進球判為無效。這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議。VAR技術是否可以“追溯”?答案是可以的,但問題是:事發之時,執法的主裁判正好就在王彤搶下奧斯卡的球的現場附近,應該說主裁判在第一時間就已經作出了判斷,即搶球并不犯規,所以才讓比賽繼續,才有了后面佩萊的頭球攻門。

在這種情況下,視頻裁判是否有資格和理由去提醒主裁判是不是犯規?此乃其一。其二,足球是一項身體對抗很強的運動,是不是只要身體一接觸,就是犯規?這是多數國內裁判的判罰依據,但這樣的依據顯然是不合理的。世界杯期間,曾多次出現按照中超標準是犯規、但按照國際足壇標準根本就不犯規的情況。第三,即便是視頻回放,恐怕也很難區分王彤在搶球的那一刻就肯定是犯規。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取消進球的判罰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與此相類似的則是一方隊與華夏隊的比賽,蓋坦的進球也被進行了改判。所不同的是,執法的主裁判觀看了回放。但在蘇寧隊主場與北京人和隊的比賽中,上半時臨近結束前,蘇寧隊的特謝拉帶球進入人和隊禁區后被萬厚良放倒,主裁判卻拒絕VAR技術,即便是視頻裁判提醒之后,也拒絕觀看回放。從主裁判的選擇上來說,這沒有任何問題,因為VAR技術、視頻裁判僅僅只有提醒、最終判罰的決定權還是在主裁判手中。

某種程度上,VAR技術并不可能取代主裁判,而主裁判的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才是決定性因素。這就好比在重慶隊與長春隊的比賽中,亞泰隊的進球被助理裁判判罰越位在先、而視頻回放顯示不是越位球、進球有效,在這個過程中,進攻一方球員射門打在對方后衛身上折線,而射門瞬間,進攻方無人越位,但折線之后談到處于進攻方球員腳下,后者補射完成得分,這明顯是一個好球。但是,為什么助理裁判會判罰越位在先?恐怕還是自身的能力與水平不夠。

所以,從中超VAR的啟用來說,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但執法的裁判們不能依賴于VAR。這才是最根本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VAR的介入甚至是改變了整個中超聯賽的走勢。

中超  /   VAR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