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歷史首次三連賽壓垮冠軍之師 梅賽德斯隱患爆發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F1歷史上的首次三連賽,給所有車隊都帶去了嚴峻的后勤保障挑戰,而連續作戰的緊迫時間和壓力,讓梅賽德斯在過去四年統治F1時期的隱憂最終爆發。
漢密爾頓和博塔斯奧地利退賽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引擎故障,因為他們當初推遲在加拿大完成升級,就是在最后一次機床測試中發現可靠性問題。但面對法拉利升級后在蒙特利爾獲勝,德國車隊不得不緊急趕工,在法國啟用了升級版本的引擎。雖然漢密爾頓如愿獲勝,但其客戶引擎車隊印度力量的佩雷茲,因動力單元內的水壓問題退賽,讓沃爾夫和他的團隊感到緊張。
梅賽德斯對奧地利“雙退賽”原因做出的官方解釋:博塔斯的賽車出現了轉向系統內的液壓問題,而漢密爾頓的賽車是燃油壓力突然丟失。也許這次全軍覆沒真的與引擎沒有關系,但是上一次這支德國廠商車隊有兩輛賽車在同一場比賽里因機械故障不能完賽,還是1955年的事情!
梅賽德斯的災難恰好出現在三連賽中間的那一場。這三場連賽中,僅周日正賽因機械故障而導致的退賽,就達到12人次,幾乎是21世紀初的退賽率。
三連賽的賽歷剛出爐時,所有車隊一致反對。除了三個比賽地移動所帶來的運輸噩夢和增加的成本,比賽人員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是最大的擔憂。即便是三大強隊擁有近千名員工,但主要集中在工程、研發和生產部門,負責機械維護的只在百人左右,而其中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熟練工,就減少到50名以下。通俗一點說,板凳深度不夠。
2016賽季初,梅賽德斯調換了漢密爾頓和羅斯伯格的機械團隊成員,遭來前者的牢騷。可見,F1中與賽車運作有關的任何一個崗位若出現生疏,都可能影響比賽結果。在奧地利時,某位中游車隊的管理層成員私底下抱怨說,由于數位工程師和機械師被其引擎供應商借走,他只能大量啟用缺乏經驗的候補人員。耐人尋味的是,那個周日所有6輛賽車退賽,都是機械故障所致。
去年法拉利在下半賽季遭遇了悲慘的引擎故障,罪魁禍首竟是廉價的火花塞。法拉利主席馬奇奧內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從菲亞特總部調遣在汽車行業享有盛譽的產品質量監管經理到馬拉內羅。而本賽季至今,SF71H賽車的可靠性始終得到保證。
雖然梅賽德斯堅稱引擎可靠性完美,但在布萊克利底盤工廠和布利克斯沃斯引擎基地夯實了生產監督流程,同時要求比賽現場的機械師提高檢查力度,務必保證賽車的每個零部件都正常工作。
顯然,沃爾夫最擔心的不是一次機械故障帶來不得分,而是可能前一發動全身的后續問題,因為法拉利根本不會給銀箭任何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