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文創”理念助推圍棋,釋放圍棋多元文化價值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特約記者羽中報道 7月31日,2018騰訊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大賽決賽在中國棋院完美落幕,絕藝在總決賽中以7:0的驕人戰績戰勝星陣,獲得大賽冠軍。
本次大賽開幕式后,騰訊互娛市場平臺部副總經理戴斌代表主辦方接受了媒體集團采訪,就圍棋AI的發展、圍棋文化與新文創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騰訊互娛市場平臺部副總經理戴斌
圍棋AI大賽只是起點,騰訊將持續推動圍棋發展
本次大賽由中國圍棋協會與騰訊聯合舉辦,是業界規模最大、獎金最高、最為權威的圍棋AI賽事。談及舉辦賽事的初衷,戴斌表示:“首先,騰訊希望能夠通過組織這次比賽,吸引更多人關注圍棋;其次,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能讓更多AI界同仁保持對圍棋AI研究的興趣和關注,不斷把圍棋AI的水平推向更高。目前看來,用戶對比賽的反饋是很積極的,比賽的直播觀看人數已經突破了300萬,而單局的最高觀看人數,超過10萬。”
對于圍棋AI未來的發展,戴斌認為,目前圍棋AI的水平已經超越了人類,但考慮到圍棋的天花板極高,如果置于一個足夠長的時間線中,也許現在圍棋AI依然還只是在起步階段,依然還有足夠大的空間容得下研究者展開各種持續性探索。他并不同意未來只有大型科技企業才能參與圍棋AI研究的判斷,他提到:“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上,不乏很多獨立研究者拿出了非常重要成果的先例。所以,在未來的AI研究發展中,不管是個人、小團隊還是像騰訊這樣的大企業,任何人或任何機構都有機會在這個足夠廣闊的空間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十五年深耕圍棋,不斷推進對圍棋本質的認知
“騰訊對圍棋的投入和支持是系統性和長期的。”戴斌說道。早在2003年,騰訊就推出了線上圍棋對弈產品,而伴隨著15年來的不斷探索,騰訊對圍棋的認識也在逐漸深化,特別是在2017年騰訊正式提出“科技+文化”的基礎戰略后,這個認識變得更加自覺。“最開始,我們關注到的是圍棋的娛樂屬性,而在今天,我們更愿意把圍棋看成是一個具備多元屬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圍棋同時具備娛樂屬性、競技屬性和文化屬性,而今天隨著圍棋AI的不斷發展,它的科技屬性也正在慢慢的顯現出來。我們愿意推動圍棋在這四個維度的多元發展,讓這個有強烈中國標簽的文化符號逐漸生長、發展,并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更廣大、更縱深的影響。”
而對于圍棋未來的生態,戴斌認為整體會是一個類似于矩陣的結構,在橫向是四個基本屬性,而在縱向會包括三個層面:首先,是AI與AI的較量,它代表著最頂級的圍棋水平,以及人類對于圍棋本質的極致探索。其次,AI與人類棋手的交流,目前中日韓的頂級職業棋手都已經開始使用專用的AI進行訓練,與AI切磋,嘗試理解AI的思路,已經成為職業棋手越來越習慣的一種訓練方法,人類也正在越來越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和接受AI的指導和幫助;最后,是人類棋手的間的競技和交流。有人曾經擔心,AI的出現會挑戰職業棋手群體的權威。但戴斌認為,這并不是同一個概念。“圍棋AI是從科技的角度探索圍棋的邊界,但是頂級職業棋手始終都是人類在圍棋這個范疇里面的精英,他們是人類對圍棋這個事物理解最深刻的那一部分,他們在對局里面展現出來的技巧、以及面對大勝負的堅強和氣魄,依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AI的出現并不會動搖人類頂級棋手的價值,相反,因為AI與人類棋手的交流,倒可能讓第三個層次變得更加精彩——比如,對AI的學習,現在已經導致職業棋手之間的較量開始出現更大的不確定性,懸念更大了。”
戴斌總結道,“在文化的角度看,圍棋實在是太特別了,他是最傳統的——有超過四千年以上的歷史,也是最現代的——能夠和互聯網非常自如的結合;他是最人文的——杜牧寫他,蘇軾寫他,川端康成也寫他,也是最科技的——最前沿的AI,愿意選擇圍棋做自己的突破口;他是最東方的——傳統上一直在東亞中、日、韓流行,包含著最傳統的東方哲學,而也奇妙的具備著全球化的基因——第一個超越人類的圍棋AI誕生在西方。它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同時它又總能夠去包容和適應這個世界最新的變化,可以說,我們幾乎從未見過第二個文化項目能擁有如此多元的屬性,而這也是我們在展開文化時選擇圍棋的根本原因。”
采訪期間,戴斌還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圍棋一直都在騰訊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在公司里,圍棋協會一直都是騰訊內部最活躍的社團組織之一,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比賽,甚至像騰訊的高級執行副總裁盧山先生,也會作為主力隊員,去代表他領導的BG去參加公司內部的圍棋團體賽。騰訊人對圍棋有著非常樸素的熱愛,雖然這不是一項重要因素,但這顯然是一種有益的情感準備。
在“新文創”思路下,騰訊擴大圍棋文化的生產外延
對于圍棋文化未來的發展,騰訊也有自己的思考。戴斌表示,今年四月,騰訊集團副總裁和騰訊影業CEO程武先生提出了“新文創戰略“,這也是騰訊在整個文化維度一個系統性的思考和戰略。簡單說,新文創,就是以構建民族文化符號為目標的一種全新的文化生產方式。
戴斌說,“文化生產方式“其實是用一個動態的眼光來看待文化。舉個例子,圍棋擺在這里,作為一個文化載體,它以往生產方式是什么樣的?第一種當然是對弈。古往今來,看見的棋譜都是圍棋作為文化生產的一種成果,其中那些最頂級棋手最精華的對決,甚至被我們認為是藝術品,成為人類的文化瑰寶。除此之外,還包括圍棋史研究,圍棋衍生文藝產品的創作,圍棋棋具的生產工藝,等等。
獲得騰訊世界AI大賽冠亞軍的絕藝和星陣團隊賽后合影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圍棋的生產方式需要變得更加多元和自覺。目前,騰訊正在嘗試借助科技、動漫、游戲等形式,激發圍棋更活躍的文化生產能力,讓更多人感知圍棋的魅力并產生興趣。比如,騰訊已經研發了絕藝和PhoenixGo兩款頂級圍棋AI,并舉辦世界圍棋AI大賽;騰訊動漫的圍棋主題漫畫《女九段》目前正在迅速走紅,網絡閱讀量已達數億,而在日常的市場推廣里,騰訊也嘗試把圍棋更加二次元化,比如這次AI大賽的海報,就有著強烈的二次元風格,這在以往是很難想象的。在游戲側,《王者榮耀》設計了一個結合眾多圍棋元素的英雄“弈星”,深受游戲愛好者歡迎。這種新文創語境下的文化生產,讓圍棋產生了更有活力的新內容,也擴大了圍棋文化生產的外延,讓更多人認知到圍棋,并生發出對圍棋的興趣,進而最終讓圍棋這個文化符號獲得了更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戴斌透露,未來,騰訊會持續舉辦TWT圍棋網絡賽事,鼓勵職業棋手對人類圍棋競技最高水平的追求,并借助互聯網新技術為大眾創造新的數字體驗;同時,騰訊準備攜手中國圍棋協會和專家學者,推動《中國圍棋史》的重修和完善,將人工智能圍棋的新篇章納入史冊;此外,騰訊圍棋與騰訊動漫《女九段》也會長期合作下去:一方面,會邀請頂級專業棋手參與漫畫的監修工作,為作品的品質提供專業支持;另一方面,女主角“云瑞雯”會以虛擬棋手的方式入駐騰訊野狐圍棋平臺,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甚至,圍棋人工智能“絕藝”在未來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特的IP,結合騰訊多元的泛娛樂業務基礎,釋放更豐富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