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戰不僅僅是一項棋戰,贊同科技“贊同”圍棋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8c8cba29-fd6a-403a-8c2f-ec99bcd8d0a2.jpg)
記者謝銳北京報道 “嫘祖杯”第31屆圍棋名人戰本賽半決賽在北京贊同科技公司舉行,贊同科技對此次比賽頗為重視,公司CEO王宇暉帶隊組織比賽,將一場圍棋賽事半決賽辦得就像頭銜大決戰似的,并且,王宇暉還表示,以后還希望有機會與棋界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并不局限于一場圍棋比賽。
王宇暉說贊同科技從事的是頂級科技,主打是做銀行金融軟件,有近90%的大銀行都在使用贊同軟件。因為是科技公司,所以對2016年初開始啟動的人工智能熱潮極其關注,AlphaGo打敗李世石九段,后來又3比0零封柯潔九段這些經典事件都一清二楚。他們此次之所以要與人民日報及人民網聯手,承辦一場圍棋賽事,表面上是一場緣分,實際上卻是贊同科技對人工智能與圍棋的濃厚興趣使然。
贊同科技CEO王宇暉與羋昱廷九段。
王宇暉和他的團隊成員們注意到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職業棋手們都很內向,不怎么愛說話和與人打招呼,沒有與外界交往的興趣。此次參賽的四名棋手羋昱廷九段、陶欣然七段、楊鼎新七段、童夢成六段看起來確實偏內向,在牽線促成本場比賽的人民日報陳昭老師為他們作介紹時,他們也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并沒有太多的言語,然后埋頭進行比賽。
內向不等于不內秀,更何況他們都很年輕,年齡最大的陶欣然也不過24歲。他們平時生活在圍棋的閉環世界里,對外界有著本能般的回避甚至抵觸,在他們這個年歲,如果不這樣將自己“關進小樓成一統”,他們也很難在短短的數年時間內成為等級分排名靠前的職業高手。
王宇暉感興趣的話題是,在人工智能打敗人類高手的今天,人類棋手還有沒有拼命努力的必要?價值體現在什么地方?將來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包辦了一切人類生活需要,那人類還會不會回歸傳統,完成一個“否定之否定”的哲學命題?
“我們是從事科技的,只要人類有需求,技術上的各種突破終究不是難事。將來我們在金融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只會更加發達,但我們面臨著困惑,將來真的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話,那我們還是不是需要人類情感的交流?還是不是有奮斗的價值?這些問題我們都希望能從圍棋中得到,因為圍棋現在與人工智能結合得非常密切。”王宇暉如是說道。
在圍棋競技屬性被人工只能攻破之后,我們認為,圍棋的文化屬性、科技屬性、教育屬性都面臨著一個強化的契機,圍棋在教育中的價值功能被嚴重低估,以至于時至今日都被排除在學校教育課程之外,而傳統“四藝”中的琴書畫卻早已是學校教育內容。圍棋在培養孩子的思考方式、邏輯思辨能力、抗受挫壓力等方面都有著非同小可的價值。
“孩子在打電游時,也有受挫感,也能得到抗壓力的體驗,那與圍棋有何不同呢?”王宇暉說這是他比較困惑的一個問題,因此他需要近距離接觸圍棋和職業棋手,從而找到系列答案。舉辦這次比賽后他說差不多想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溝通較量與人和機器之間交流說無法比擬的,人與人之間的對弈,很大程度上是精神溝通、較量,有悲喜榮辱在其中,因此是一個喚醒內心情感的過程;而機器是冷冰冰的,不管勝負成敗,都得不到精神交流,反而會助推人類的孤獨與焦慮。”
王宇暉說贊同科技現在有數千員工,從事的幾乎都是高科技,都面臨著一個與機器、與人進行溝通交流的問題,他希望通過圍棋能悟透、化解這些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