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衍生問題繁多 NCAA改革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北京時間今天,根據美國著名體育記者查拉涅的報道,在去年負面新聞不斷的NCAA正式進行改革。
一方面,如果NBA和NCAA允許高中生參加選秀,那么,由美國籃球協會認證的所謂“精英”球員就可以在每年的7月1日,即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年,開始簽約經紀人;而大學球員則可以在每個賽季結束之后簽約經紀人。只要是任何關于籃球的原因,球員們可以向NBA大學本科球員顧問委員會遞交聘請經紀人的申請。
另一方面,NCAA還將允許那些在NBA選秀大會中落選的球員重新返回母校,繼續征戰NCAA。
NCAA這次的改革可謂是魄力十足,他們將矛頭直指目前最尖銳的兩個問題:大學球員受賄+年輕球員前景。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球員培養層面的改革無疑將會讓美國籃球界培養出更多出色且健康的人才,但是,在這次改革中,依舊產生了不少有待回答的遺留問題。
涉及到NBA層面的改革,聯盟將如何應對?
在NCAA的這次改革中,共有兩個方面涉及到了NBA的層面。首先,這項改革提到了,在NBA與NBA球員工會允許高中球員參加選秀之后,高中球員和大學球員擁有聘請經紀人的權利。這項改革實際上正好契合和蕭華這兩年來的思路,NBA的掌舵人此前就表示,聯盟有意改變所謂的“打一年就走”的現狀。
就目前的發展態勢而言,NBA很有可能在2021或者是2022年的選秀大會上恢復高中球員的選秀資格,NCAA和NBA對年輕球員的重視,不謀而合。
雖然第一條改革的精神高度相似,但是第二條改革的落實,卻制造了不少矛盾。如果NCAA決定讓落選的球員繼續回到大學聯賽打球,那么他們必須得到NBA方面的配合,即聯盟必須允許那些重新回到NCAA效力的球員,之后是有資格出現在NBA賽場之上的。
在2018年的選秀大會中,共有181名球員在起初參加了NBA選秀,而其中有多達100人在截止日前撤回了選秀申請,這項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于NCAA的這條改革,NBA方面的相應也十分積極。在給美國體育網站The Athletic的回信中,聯盟表示,他們會聯合球員工會繼續對NCAA的改革進行評估,并且在未來做出一些可能的NBA政策變化。
從這份申明來看,NBA方面并沒有對適應性政策的制定給出明確的答復。NCAA的這項改革將會在2019年選秀大會時生效,而如果NBA在此之前并沒有做出回應,這些落選的NCAA球員或許將失去回到校園繼續比賽的意義。
如何定義所謂的“精英”球員?
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但是NCAA對此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根據ESPN記者喬納森·齊沃尼的報道,雖然做出了“精英高中和大學球員有資格聘請經紀人的決定”,但是NCAA和美國籃協并沒有關于此事進行有建樹的商談,美國籃協甚至都沒有對此給出許可。
與此同時,許多的場外因素也將對此產生影響。比如,Nike是美國籃協的贊助商,在后者對精英球員進行資格評定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出現來自外界的壓力與偏袒?像隆佐·鮑爾一樣拒絕參加美國青年隊的球員會不會受到影響?來自加拿大的美國大學球員命運又將如何?為何美國籃協才是標準的制定者?他們是否有完善且不存爭議的評估體系?
這一改革看似扶正了年輕球員的發展道路,但是卻又帶出了一系列復雜的衍生問題。
這項改革對學生運動員有無負面影響?
從學生決定參加選秀,到最終落選返回NCAA,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大學的教練要決定下個賽季球隊陣容的組建,大學的體育部也要根據相應的人員配置,進行獎學金的分配。在美國,這些準備走上職業道路的籃球之子家境多數較為艱難,獎學金也很有可能成為決定他們未來的關鍵。而這樣的改革,很有可能讓許多落選的球員被迫轉學或者停學一年。
NBA是否會提高聯合試訓的球員人數?
此前,NBA會根據球員的實力,邀請具有NBA潛力的65到70位球員進行聯合試訓。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成為了許多年輕運動員決定是否繼續參選的一大標準。
如今,隨著選秀門檻與風險的降低,參選人數定然會有所增多,是否要增加參加聯合試訓的人數,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政策改革的利好在何處?
就目前而言,利好的確不多,或者說,這些改革并不會起到什么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改革之前,大學球員同樣可以在私底下尋求經紀人的意見,NCAA的改革不過是讓這一切變得正大光明。這種改革像極了此前NBA官方認證賭球體系一樣,反正改變不了,不如將其承認。高中球員方面,他們還需要等待NBA取消選秀的年齡限制,徹底撕碎“打一年就走”的規則。
反觀最重要的落選即可返回NCAA的設定,這項規則的生效同樣得看蕭華的臉色,只有NBA規定各支球隊無法自由簽約落選球員,這些年輕人才有返回校園繼續深造的意義。
在去年發生的體制動蕩之后,NCAA的這次改革的確充滿積極的意義,但是,這不過是萬里長征走出的第一步,想要修復殘破不堪的大學籃球制度,美國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