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心理疾病發作險奪命 球員沉默是最大障礙

趙偉侖08-21 12:38 體壇+原創

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專家曾指出,21世紀人們面臨的最嚴重的健康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心理問題。曾深受心理疾病困擾的凱文·拉夫和德羅贊,選擇主動走出陰影,向世人揭露他們內心的掙扎,給許多同類人開辟了一條發現自我的道路。

拉夫和德羅贊等人的發聲,同樣敦促聯盟開始關注球員的心理健康。目前,美國籃球運動員協會特聘威廉·帕勒姆博士擔任首席心理健康主任,聯盟總裁亞當·蕭華和工會負責人米歇爾·羅伯茨已經基本同意,優先考慮制定全名的心理健康政策。

但球員的沉默、礙于開口是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障礙。因此,聯盟希望球員的心理治療是保密的,但一些NBA球隊老板希望深入了解其中的情況,畢竟他們在有些球員的身上投資了數億美元。但NBA方面站定了自己的立場,聯盟發言人邁克·巴斯表示:“NBA全力支持保護球員心理健康信息的機密性,這也是我們向球員工會做出的承諾,任何心理健康項目,都會采取這樣的方式。”

心理疾病發作險奪命

保密,也是拉夫堅持的立場,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如果沒有機密性,今年全明星賽期間,面對ESPN記者杰基·麥克穆倫的提問,拉夫也不會直接給出回答——自己正在接受心理治療。

“我患有焦慮癥,而我也有抑郁癥的家族史,”拉夫說,“很難開口去談論和面對這個問題,最后我只能對自己說,你的一生都會被這件事影響,所以你打算怎么處理?”可正是因為人們的嘲笑和懷疑,心理健康話題從未在拉夫的家庭中被談起,盡管這已經成為幾乎代代相傳的家族史。

上賽季,拉夫曾在對陣老鷹的比賽中途返回更衣室,并提前離開了球館,而其中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個人家事那么簡單。當時,離開球場的拉夫恐慌地跑過一個又一個房間,最后倒在了更衣室的地板上。

“心臟快要跳出來了,”拉夫回憶說,“我的肺根本無法呼吸,我甚至試著用手指扣自己的喉嚨。太可怕了,我以為是心臟病發作,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會死。”這時候,來到更衣室的騎士訓練師史蒂夫·斯皮羅,發現拉夫躺在地板上,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檢查了所有生命體征,好在拉夫心臟沒有問題。

球員沉默是最大障礙

拉夫并不是飽受心理健康困擾的唯一一位球員。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的火箭助理教練約翰·盧卡斯表示,預計有超過40%的NBA球員患有心理健康問題,但只有不到5%的人正在尋求幫助或接受治療,而這一趨勢可能直接導致球員濫用酒精和藥物。

數十名教練、老板和總經理均證實,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席卷每支球隊。可很多球員選擇將這些癥狀置之不理,當成像手腕或膝蓋受傷的小打小碰一樣,沒有以正確的態度看待和治療心理健康問題。

“我的球隊里有三個人有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兩人依賴藥物”,一位東部球隊的教練說道,“有時候他們很好,但有時候情況不容樂觀,我想盡可能對這件事敏感,但我不是醫生或心理醫生。”

要想真正緩解這一問題,外人的努力遠遠不夠,還得靠球員自身的意愿。凱爾特人總經理丹尼·安吉說:“我們可以提供世界上所有服務,但如果他們不愿意使用,我們也沒法幫助他們。太多人意識到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卻為時已晚。”

社會壓力將球員緊閉

20多名現役或退役的球員都曾表示,公眾目前存在一個思維定式——職業球員有名,所以他們的生活都是詩和遠方,可事實并非如此。

“出身于貧苦環境,如果你走出去并打入NBA,你認為那些糟糕的事情就會煙消云散,”德羅贊說,“但它們會以另一種方式再次找到你。人們說,你有什么抑郁的?你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可我希望世界上所有人都很富裕,這樣他們就能意識到,金錢不是萬能的。”

帕勒姆博士認為,尤以男性為主的知名運動員,被社會貼上“包裝、不分享真實情感”的標簽。所以,面對很多問題出現的時候,很多球員選擇沉默,保持安靜。

曾經被歹徒連捅11刀的保羅·皮爾斯,一度無法擺脫緊張、焦慮和抑郁的情緒,球隊勸他去接受心理治療,可他選擇一個人獨自承擔。“我當時認為,自己可以解決一切,不想讓任何人來干涉我的問題,”皮爾斯說,“好幾個月,我哪兒也不想去,警察就一直守候在我的家門口。”

上街前往公眾場所、球館入口歡迎球迷,這都成為皮爾斯不敢接觸的事情。只有泡在球場,才能讓皮爾斯得到一絲安全感,否則他就要面對那片黑暗的世界。如今,已經擺脫那段陰影的皮爾斯坦言,其實當初還是應該盡早接受心理治療。

心理健康是人類問題

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教育學院的心理學家帕勒姆表示,心理健康是“人類問題,并不僅限制于籃球。”治療這一問題的目標,不只是消除心理健康問題,而是確定根源。帕勒姆表示,患者接受治療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服用藥物或出現癥狀,并非心理健康的源頭問題。

“焦慮、抑郁和恐慌,都是人體的煙霧探測器,而它表明其他事情正在發生”,帕勒姆說。

2001年,美國疾控中心和凱撒醫療對17000多名患者進行研究,以確定童年不良經歷所造成的影響,其中包括身心問題、性虐待、家庭暴力、父母濫用藥物、父母分局或離異,家庭心理疾病、自殺或死亡,以及家庭犯罪。

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美國公民在10歲之前,就曾有過1-4次不良童年經歷。帕勒姆表示,如果不對這些童年陰影加以控制,其影響將逐步蔓延至青少年時期,乃至成年期,并累計產生相應的癥狀。

結語

對于那些拒絕治療或沉默不言的球員,仍要面臨未來的艱難、孤獨和一片未知。心理健康這趟列車正在緩緩開啟,主動權掌握在球員自己手中。帕勒姆認為,如果球員正視這個問題,可以釋放甚至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潛力。

“關注球員的健康,運動員的表現可以達到比現在更高的水平,”帕勒姆說,“但他們自己必須愿意,否則沒有人能幫助他們。”

拉夫  /   皮爾斯  /   騎士  /   凱爾特人  /   NBA  /   NBA話題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