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發展聯盟漲薪不斷,十多年間已是舊貌換新顏

羅珂 管維佳08-24 10:56

國家籃球發展聯盟(簡稱NBDL),2001年它成立時還叫這個名字。當時,NBDL有8支球隊,分布在美國東南部的五個州——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阿拉巴馬和佐治亞;到了2005年,時任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將NBDL變為NBA的合法附屬聯盟,并更名為“NBA發展聯盟(簡稱為NBA D聯盟)”,他希望每支球隊都像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球隊那樣,擁有可以自主培養球員的附屬球隊;在亞當·蕭華治下,D聯盟又一次變身——由于贊助商佳得樂的關系,2017年6月它改名為“NBA G聯盟”,有26支NBA球隊擁有了自己的附屬G聯賽球隊;

17年過去了,外界對這個聯盟的看法也漸漸發生了變化:無論叫NBDL還是叫D聯盟,球員以前都不想去那里打球,將這樣的經歷看作是對自己技不如人的懲罰;而現在,在G聯盟度過一段時光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2017-18賽季常規賽,先后有256位在G聯盟效力過的球員進入了NBA球隊大名單,創造了歷史新高,更占到整個G聯盟球員總數的53%!賽季末30支NBA球隊的陣容名單里,都有至少6位曾在G聯盟打球的球員,更有7支球隊本賽季使用了超過10名曾在G聯盟打球的球員。事實上在過去7個賽季里,每季都有30名以上的球員,在G聯盟(D聯盟)效力時得到了NBA球隊的征召。而2017-18賽季被NBA球隊下放到G聯盟的球員多達101人,其中包括17位2017屆首輪秀,同樣創造了歷史新高。斯特恩13年前的心愿,眼見已成為現實。

登上NBA舞臺,成為年薪百萬甚至千萬的人生贏家,他們做到了。某種程度上說,G聯盟也是NBA的“Where amazing happens”(奇跡誕生之地)。

“有些人可能會拒絕那些收入更高,但要在海外打10個月的合同,選擇這份為期5個月的合同,這對仍想著圓夢NBA的人有更大的吸引力。

下賽季漲薪了!四個月前,這則消息讓那些征戰G聯盟的球員精神一振。此前,球員打一個賽季(5個月)只能拿到1.9萬—2.8萬美元薪水;從下賽季開始,G聯盟球員的最低年薪將升至3.5萬美元。當然,比起NBA新秀底薪(81.6萬美元),以及歐洲亞洲球隊開出的百萬年薪(還是稅后)合同,還是少得可憐。不過,如果參加了NBA球隊的訓練營,該球員就能夠拿到獎金;據不完全統計,G聯盟大概有1/4球員能夠拿到這份外快,平均每人的年薪就可以達到4.4萬美元。隨隊打進G聯盟季后賽,獲得個人獎項,也都會得到獎金——總數22.5萬美元雖然不算太多,但聊勝于無。

如果進入NBA球隊名單,球員可就一躍龍門了:上賽季共有50名G聯盟球員拿到NBA球隊開出的正式合同,同樣創造了歷史新高,他們人均薪水接近22.5萬美元。而從上賽季開始執行的雙向合同,也讓簽下該合同的球員拿到77250美元到38.5萬美元不等的薪水。

不過,由于G聯盟單季長度不過5個月,球員還可以在另外半年多時間里去其他地方打球,比如打Big 3三人籃球賽,或者去海外聯賽淘金。另外,G聯盟球員還有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隱形福利,比如他們可以住球隊租的條件不錯的公寓:單身漢需要合住,已經結婚生子的更是可以和家人一起住。再加上算是完備的醫療保險,在這個聯盟效力很長時間的某位球員表示,將上述方方面面的收益加起來,在這里打球其實也還可以。

“自從我2005-06賽季在這里工作開始,聯盟已經有了巨大發展。”北亞利桑那太陽隊主帥科迪·陶珀特回憶道,“當年球員合同分為A/B/C三檔,而我則屬于C檔,一個賽季只掙1.2萬美元。那種選擇確實是冒險,和我昔日同讀康奈爾大學的朋友都嘲笑我,因為常春藤名校畢業生起薪都很高。朋友說,‘你一定是史上起薪最低的常青藤畢業生!上帝啊,你需要去麥當勞多打份工。’現在他們已經遠離那個C檔合同了。另外在那個時候,如果你不在球隊激活名單里,甚至連工資都沒有,這點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你愿意為球隊付出全部,但卻因為未被激活而分文拿不到。現在這個問題也得到了糾正,真是太好了。”

“現在,情況好多了。上個賽季,球員可以拿到2.8萬美元年薪的A檔合同,或者是2.6萬美元年薪的B檔合同。下賽季,每個人都有3.5萬美元的起薪。雖然有些人還是會拒絕這樣的待遇,但月薪7000+美元加上住宿免費,還是可以吸引一些人的。另外打客場時,每名球員還有50美元餐補。這些條件的加持,我認為聯盟的整體天賦會被提升到史上最高檔次。有些人可能會拒絕那些收入更高,但要在海外打10個月的合同,選擇這份為期5個月的合同,這對仍想著圓夢NBA的人有更大的吸引力。成為G聯盟的一員,如今已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了。”陶珀特說。

不過另一條消息讓G聯盟球員很受傷:剛剛成立的NBA 2K電競聯盟,選手下賽季的工資也有3.5萬美元。上賽季為達拉斯獨行俠打過三場比賽并入選G聯盟最佳陣容第一隊的得克薩斯傳奇隊前鋒賈米爾·沃尼吐槽道:“以后我應該多練2K,少參加傳奇隊訓練。”

漲薪當然是好事,但距解決G聯盟球員養家糊口顯然還有很長路要走。所以,聯盟難免還會錯失一些天賦過人的好手,他們會出于種種考慮而選擇去能賺更多錢的地方打球。

“有許多成功范例可循——比如林書豪、哈桑·懷特塞德、喬納森·西蒙斯——有G聯盟履歷的NBA球員已經成為很平常了。

由于薪水待遇逐步提高,由于和NBA球隊關系愈發密切,出現在G聯盟上的高手也越來越多,

“我確實覺得發展聯盟人才儲備量被低估了。”上賽季從G聯盟一路殺到金州勇士并最終隨隊奪冠的奎因·庫克說,“有首輪秀甚至樂透秀,以及那些曾在NBA征戰多年,如今準備用G聯盟做跳板殺回NBA的老將。我在G聯盟打球的幾年,和拜倫·戴維斯、內特·羅賓遜、布蘭登·詹寧斯、杰里米·帕戈以及喬丹·克勞福德都交過手,對手的天賦著實相當高了。而且委身于此的每個人都極其饑渴,每個人都試圖跳出G聯盟,所以彼此競爭強度不亞于NBA。當你在G聯盟打球,沒有任何一個晚上可以放松。”

不止一位打過NBA又打過G聯盟的球員認為,這兩個聯盟在競爭上并沒有太大不同。

“從天賦角度看,如果你拿掉那些NBA頂級球星,你真的說不出這兩個聯盟的區別。”從G聯盟打出來的新奧爾良鵜鶘后衛喬丹·克勞福德說,“每一天在G聯盟的比賽,你都會發現五六個得分上20的球員,每一支球隊都能投進很多三分球,就和NBA一樣。球員突破到籃下非常難,比賽節奏很快,每個人都有能力得分。這很有意思,就和NBA一樣。”

2017年休賽期,克勞福德沒能和任何一支NBA球隊簽約,于是他選擇在G聯盟打球。就像庫克說的那樣,G聯盟里經常會看到那些為重返NBA而努力的老將——找回狀態,展示實力,得到NBA球探和總經理的青睞。利文斯頓、杰拉德·格林、邁克·詹姆斯、賈馬爾·汀斯利、詹姆斯·約翰遜??他們受到傷病影響或者狀態陷入低谷后,都利用G聯盟(發展聯盟)做起點東山再起,延續了自己的NBA生涯。反之,他們也讓這個附屬聯盟贏得了更多關注度。

上賽季常規賽末期簽約凱爾特人的澤維爾·希拉斯在G聯盟打過5年,他覺得G聯盟沒有得到足夠尊重:“人們總是脫口而出,西班牙ACB聯賽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籃球聯賽,但是我不知道??G聯盟有那么多天才,你很難做出這樣的論斷。前些日子我看過一篇關于世界各國籃球聯賽實力排名的文章,NBA排第一,ACB排第二,歐冠排第三,G聯盟甚至連前十都沒進去。真是不懂,這里的球員絕對是給點陽光就燦爛,這可不是靠運氣的!看看奎因·庫克,如果斯蒂芬·庫里沒受傷,奎因肯定得不到出場機會,那樣的話人們就會認為,‘哦,他不過是個G聯盟球員。’看看沙奎爾·哈里森,此前兩個賽季我和他是隊友,他也被認為只是個G聯盟球員,但當伊塞亞·卡南傷停后,哈里森也借機上位,還和太陽簽下了多年合同。現在,如果我們要從西班牙聯賽找個球員,給他和奎因一樣頂替斯蒂芬·庫里的機會,他能做得更好嗎?他能有和奎因同樣的貢獻嗎?那就是我的看法。北美四大體育聯盟里,NBA球隊的總球員數是最少的,導致一些優秀球員只能委身于G聯盟。我們比大家印象里的更有天賦,更有競爭力。”

陶珀特說:“很有趣的事是,當它還叫D聯盟時,我感覺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字母D代表的是發展(development)。他們覺得這是學校評判成績的那個‘D’,這實在是一種羞辱。很多球迷都希望知道自己最喜歡的大學球星近況,而其中許多人就在G聯盟!”

“有許多成功范例可循——比如林書豪、哈桑·懷特塞德、喬納森·西蒙斯——有G聯盟履歷的NBA球員已經成為很平常了。”已經在NBA聯盟打了三個賽季的前G聯盟球員威利·里德說,“只要真的有能力,球員很容易就能從G聯盟殺進NBA,尤其是絕大多數NBA球隊都有自己的附屬球隊。兩個聯盟的比賽風格也非常像,外界并沒有注意到G聯盟在培養球員方面很有一套。這里的教練也非常優秀,會一直給予你幫助,幫你實現自己的目標,幫你追逐自己的夢想。”

“如果你能執教G聯盟球隊,那么在任何地方你都能做教練;如果你和那些籍籍無名的球員合作取得成功,那么在任何地方你都能有所成就。

過去17年,除了一批批球員殺進NBA,還有78位教練從G聯盟“升職”到了NBA,更有5位教練成為人上人,做了NBA主教練——薩姆·文森特、厄爾·沃特森、戴夫·喬爾格、奎因·施耐德和盧克·沃頓。

如果盤點過去4個賽季的話,先后有34位教練在NBA找到了工作;另外,斯塔克豪斯、內特·蒂貝茨、尼克·納爾斯、達文·漢姆、杰·拉拉納加等人,則已經接受過NBA主帥職位的面試。

“這個賽季,我的球隊有5人高升,50場比賽用了32套不同的首發陣容。”陶珀特教練說,“如今,美國國家隊也要征召你最好的球員(打世界杯預選賽)!我竭盡全力想贏下這場比賽,但美國隊卻把澤維爾·希拉斯從我們這兒帶走了。除了被NBA球隊看中,還有很多原因導致你突然間失去你的球員,想保持球隊戰術延續性和球員間的默契,實在不是容易的事。你只能用執教解決問題,打團隊籃球,讓每個人都有招之即戰的能力。不夸張地說,G聯盟的球員前一晚可能還因為沒有被激活或者出場時間寥寥無幾而不爽,轉天就成為首發并要勇挑重擔了。我的職責就是確保每個人都做好準備,抓住機會。這是個挑戰,但也讓人收獲不小,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能執教G聯盟球隊的都不是一般人。”希拉斯說,“你無法掌控一切,像執教大學球隊或者其他職業聯賽球隊那樣可以心無旁騖地工作。你任何時候都可能會失去手下最好的球員,你必須為此做好充足準備,能做好真的很難。比賽日,你可能會突然發覺,自己不再擁有最好的球員,或者他們突然給你一兩個新球員要你調教。你必須懂得隨機應變。如果你能執教G聯盟球隊,那么在任何地方你都能做教練;如果你和那些籍籍無名的球員合作取得成功,那么在任何地方你都能有所成就。”

2009年,南希·利伯曼被聘為得克薩斯傳奇隊主帥,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擔任職業男子籃球隊主帥的女教練。此外,她還在NBA國王隊擔任過助理教練,堪稱距離NBA主帥位置最近的女教練之一。

談到自己在傳奇隊的那段經歷,利伯曼感慨道:“如果你愿意付出,愿意努力,這里到處都充滿著機會。2009-2011年我在那里工作過,而當時在那里的很多教練、官員,如今已經進入NBA了。世界上沒有比G聯盟更純粹的聯賽了,在這里工作感覺非比尋常。如今幾乎每支球隊都有自己的附屬球隊,兩者之間的合作互動更加密切頻繁,關于雙向合同和球員調度,彼此都有很大幫助。就像安德烈·英格拉姆的偉大故事,我對‘魔術師’約翰遜在上賽季最后時刻做出讓他效力湖人的決定深感欣喜,能夠親眼看到他在最好的賽場上打出高水平,我都要哭了。他代表著發展聯盟的全部意義:等待機會,堅守夢想,保持耐心。”

“幫助NBA聯盟得出最公平最有益的結論,這便是G聯盟試水新政的意義。

多年來,NBA都將附屬聯盟當試驗田,測試新政,搜集數據,接收反饋。幾乎所有在NBA推行的重大改革,都會先在這里試水。

比如,聯盟想打壓假摔,就開始嘗試在NBA附屬球隊的比賽里,對認定假摔的球員判處技術犯規。在認定此法收效不錯后就在NBA推行。“幫助NBA聯盟得出最公平最有益的結論,這便是G聯盟試水的意義。”

近來,發展聯盟進行的試驗包括:增加當值裁判的數量,從如今的3人增加到5人;減少加時賽時間,從如今的5分鐘減少到2分鐘;給主教練每場1次“挑戰鷹眼”,讓裁判通過看回放決定是否改判;搶到前場籃板后的進攻時間,從如今的24秒改為14秒??而且,G聯盟還在嘗試新的傳播方式,他們與Twitch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可以直播G聯盟的比賽,并讓網紅來解說評球。

當然試驗失敗的也不少。2006-07賽季NBA使用了新材質的籃球,他們也宣傳此前在附屬聯盟測試了一個賽季,球員的反響不錯。但事實是,幾乎所有NBA球員都不買賬,沒辦法,NBA在2007年1月就用回了舊款籃球。

另一個NBA球隊用到G聯賽的地方,就是幫助傷愈球員找比賽感覺,這和MLB的做法如出一轍。如果某NBA球員此前傷停了太長時間,在得到醫生許可后,就會去G聯盟打打比賽。畢竟,G聯盟的比賽強度還是小不少。過去4年,格里芬、麥科勒姆、隆多、小托馬斯、賈巴里·帕克、托尼·帕克、斯馬特、拉塞爾、加里納利、拉文、特奧多西奇、馬庫斯·莫里斯、詹寧斯和諾阿等這些名聲在外的NBA球星,都曾經在母隊的附屬球隊待過一段時間,通過訓練和比賽的方式讓身體盡快恢復到100%。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以后會看到此類范例越來越頻繁出現,尤其是當那些全明星球員親眼看到,自己的隊友通過這種方式又變得生龍活虎之后。


“我不會嘗試把這些年輕人培養成頂級得分手或者全明星球員,而是讓他們盡量做個優秀的角色球員。這樣他們就能夠去打NBA,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了。

“G聯盟和監獄有什么共同點?就是每個人都想出去!”陶珀特笑著說,“那已經是流傳甚廣的笑話了。”

在G聯盟有高光表現的球員肯定會引起NBA的主意,但并非全部有高光表現的球員都能得到NBA正式合同,這肯定會讓那些失意者感到沮喪。他們不知道到底要如何打球才能得到NBA方面的認可。

拉斯·史密斯就曾經陷入這樣的困境。2016年他曾經在一場比賽里轟下驚人的65分,刷新了聯盟個人單場得分紀錄,但卻沒有NBA球隊伸出橄欖枝。“一時間真的很難接受,因為從技術統計上看,我自認NBA起碼錯過了10次招募我的機會。”史密斯說,“但是我當時確實對這個現實很意外。我還有單場33分20助攻的表現,也有單場45分+三雙的表現,我在附屬聯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從來沒有得到過NBA方面的認可。我真的不知道還要做些什么才能被NBA征召,我全都試過了!所有能做的我都做了,這也是我在發展聯盟度過的最艱難時刻,因為沒有什么能夠保證你一定進入NBA。我想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腳踏實地,認真打球,享受樂趣,爭取勝利。這段經歷對我確實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不享受自己的工作,就不應該繼續做這行。”

NBA到底喜歡什么類型的G聯盟球員?答案并非霧里看花。NBA總經理們考察的最重要一點就是:這名球員是否能夠幫助球隊變得更好!就像上賽季和凱爾特人簽約的希拉斯,他認為有些球員走偏了路,沒有真正看清NBA球隊到底需要什么,所以才一次次撞了南墻。

“你需要用正確的方式打球,而且需要搞清楚他們會用NBA標準如何考量你。”希拉斯說,“當時我場均得分也差不多有20分,但凱爾特人顯然不是要讓我得分。他們之所以簽下我,原因是我能夠正確執行戰術,為了幫助球隊贏球樂意傾盡全力,這樣才能找到正途。G聯盟里不可能有實力能在NBA排名前三十的高手,如果NBA球隊征召G聯盟的球員,就不可能是想讓你完全頂替那些能夠在NBA排名前三十球員,而是要讓你起到角色球員的作用。這就是事實。”

陶珀特教練的想法和希拉斯不約而同,他也在執教中努力讓所有球員都理解這一點:要有做好革命螺絲釘的心態,才更有機會在NBA立足。“如果我們認定絕大多數G聯盟球員在NBA賽場上只能做角色球員,那么讓他們為此提前做準備,理解NBA生存之道也就容易多了。我們會專注于幫助他們做好這些工作,一旦球員領悟到了這點,我就會告訴他,‘好吧,那么接下來,你在G聯盟里應該專注于提高哪些方面呢?’就是專注于做好細節,而不是整天想著得分。”

“我不會嘗試把這些年輕人培養成頂級得分手或全明星球員,而是讓他們做個優秀的角色球員。這樣他們就能夠去打NBA,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了。我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改變生活,有能力養家供房。”陶珀特教練說,“我經常對球員們說,‘別只想拿10天NBA短合同,而要為在NBA打上10年而奮斗!不要只做個NBA的過客,要力爭在那里長留!’我最喜歡教練這份工作的一點就是,幫助球員為打NBA做好準備,然后見證他們在NBA站穩腳跟。”

NBDL  /   發展聯盟  /   合同  /   薪金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