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包攬混雙冠亞軍不足喜 戰東奧排兵布陣成難題

明君08-30 21:49 體壇+原創

體壇+特約記者明君報道

王楚欽/孫穎莎擊敗林高遠/王曼昱問鼎亞運混雙金牌,兩對組合包攬冠亞軍,國乒無疑是最大贏家,似乎有理由期待兩年后收獲首枚奧運混雙金牌。問題是,東京奧運不是雅加達亞運,國乒無法發揚“人多勢眾”的優勢,想奪金絕不沒你想象那么容易。

林高遠/王曼昱和王楚欽/孫穎莎的表現值得肯定,這四位小將首登亞運舞臺,在幫助球隊贏團體冠軍后,又完成鎖定混雙金牌的任務。縱然是亞運新兵,但通過連續作戰的考驗,在團體賽結束后“無縫連接”到混雙戰斗中,事實勝于一切,國乒小將用會師混雙決賽的行動證明了背靠背作戰的能力,也讓我們確認這支隊伍后繼有人。

盡管國乒鍛煉新人的同時又強勢奪冠,但如果將這次亞運折桂與東京登頂劃等號,就過于簡單粗暴。與亞運派5名選手出戰不同,縱然國際乒聯強調不會對各協會對參賽項目進行限制,國乒完全有權利沖金,只不過,參賽人員數量不會因設項多而增加,還是男女各三位選手出戰,而且每隊只能有一對組合戰混雙。

有了以上這些門檻,國乒就不可能像這次亞運一樣,派出兩對組合去包攬冠亞軍,更重要的是,參加混雙的選手可能還要兼顧團體和單打,可從現實出發,身兼三項奪冠的概率實在有限。

國乒整體實力自然一覽眾山小,問題是,在東京奧運只有三張牌可打,如何排兵布陣以及讓隊員合理分配體能都比較棘手,一旦哪個環節出錯,很可能功虧一簣,影響團體和單打成績才是沒地方買后悔藥。因此,國乒上下還是要全力保住團體和單打這兩枚含金量更高的金牌,而一箭三雕要比魚與熊掌兼得更難,考慮到多線作戰會導致隊員體力透支、精力分散,中國隊能否讓一位選手身兼三項都是未知。

綜上所述,國乒輕松斬獲亞運混雙金牌是可喜可賀,年輕生力軍也為自己的未來積攢籌碼,不過憧憬東京奧運,王楚欽/孫穎莎雖然奪冠,可更多是為2024奧運而戰,而林高遠/王曼昱即使與馬龍、丁寧、朱雨玲、樊振東一同出戰東京,國乒如何搭配混雙組合也是老大難,馬龍/丁寧的“王炸”看起來很炫酷,可一哥和一姐的主業還是團體和單打,更何況兩位大滿貫冠軍也老大不小,三項全兼恐怕丟了西瓜撿芝麻。

誠然,林高遠/王曼昱有年齡優勢,如果派他們專注混雙不失為明智之舉,只不過,林高遠/王曼昱盡管有亞運亞軍頭銜,可不能忽視日本主力缺席雅加達的因素,到了東京大考小將能不能單槍匹馬拿冠充滿變數。總之,東奧混雙金牌是塊誘人蛋糕,三冠榮譽更是至高無上的目標,但強求有風險、追求需謹慎,更要時刻牢記亞運奪冠后一切從零開始。


2018亞運會  /   中日PK  /   焦點  /   乒乓球  /   混雙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