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隆索加速邁向新目標 2020年跳回F1沖擊紀錄?

茅為安09-07 09:23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阿隆索不參加2019賽季F1——這不是狼來了,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位二屆錦標賽冠軍獲得者、當今賽車圈最具話題性人物,在忍受了冗長的世界冠軍荒之后,終于決定不再茍延他的F1生涯。

阿隆索在F1夏休期結束前宣布了他的決定,他承認這個念頭去年就已經縈繞在腦海里,但鑒于邁凱倫的內部改革和今年更換雷諾引擎,而決定多觀察一個賽季。只是,盡管他在車手年度積分榜上排名高于過去,但遠離領獎臺、無法爭勝,實在是一種煎熬。既然沒有機會在明年加盟梅賽德斯或返回法拉利,而現行規則下邁凱倫毫無翻盤的機會,37歲的西班牙人決定不再等待下去。

對阿隆索來說,人生不能沒有競爭,無論足球、籃球、自行車、乒乓球,皆是如此。所以,早在去年他就給自己設下新目標來保持動力。在他看來,要想成為地球上最優秀的車手,既然已經不可能打破舒馬赫的七個F1世界冠軍紀錄,那么唯有另一種方式,那就是在不同賽事里駕駛不同賽車奪冠,而包攬“三大皇冠賽事”摩納哥大獎賽、勒芒24小時、Indy500的冠軍,便是終極挑戰。

于是,去年他放棄了同一個周末摩納哥比賽,第一次挑戰印第安納波利斯。雖然在最后階段因本田引擎故障功虧一簣,但能夠為勝利而戰讓他如獲新生。今年六月,他與豐田在勒芒奪取勝利。對于曾經兩次在摩納哥獲得勝利的他來說,只剩下印第安納波利斯需要去征服。

作為公認的有史以來最優秀的F1車手之一,阿隆索有著驚人的才華、一流的駕駛技術、超強的賽車適應能力、精確的比賽解讀、強烈的好勝心。在18年、17個賽季、300多場比賽之后,他只帶著兩個世界冠軍頭銜離開F1,無論如何都讓人覺得惋惜。

然而,正如曾經與他爭冠的漢密爾頓所比喻的那樣,如果F1是一盤國際象棋,那么阿隆索輸掉了他的每一次移動——轉會。

2005年底,他預見了雷諾的曇花一現,所以很早就與邁凱倫達成協議。2007年的邁凱倫賽車足夠爭冠,但他沒有料到漢密爾頓的橫空出世。而在頻繁的政治斗爭中,他消耗的是自己的積分,更是車隊對他的支持。之后在法拉利度過的五年,只能說選對了車隊,但選錯了時間,因為那是一個屬于維特爾/紅牛的時代。事實上,2009年紅牛曾向他發出邀請,但是誰能拒絕法拉利?

事后諸葛地說,如果阿隆索沒有在2014年秋天決定離開法拉利,或許他也已經第三次贏得世界冠軍。無論怎么看,回到邁凱倫無疑是他走出的最錯的一步,除了過去三年里高達4000萬歐元的年薪。

而就是這段時間里,阿隆索變成了“另一個存在”。他成了一個“段子手”,成了賽道下的幽默大師,不斷地表揚自我、批評對手,以別樣的方式“刷存在感”。以至于有不少車手對他的退役“迫不及待”。

離開F1,可能反倒成了阿隆索這些年來最對的選擇。他可以在明年繼續駕駛豐田賽車爭奪WEC年度冠軍,那同樣可以換來國際汽聯的的世界冠軍頭銜,并且“超級賽季”里還有一次勒芒等待他去登頂。同時,他可以全身心投入美國賽場,在完全不同類型的橢圓形賽道上,駕駛風格迥異的賽車,去爭奪勝利,最終向Indy 500的桂冠發起沖擊。而且不可避免,因為他是費爾南多·阿隆索,他將繼續毫不費力地博取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雖然眼下看起來阿隆索的離開是一次“永別”,但可以預計的是,如果2020年或之后出現有爭冠實力的F1車隊發出召喚,他將毫不猶豫地跳回F1賽車。不要忘記,舒馬赫在41歲時復出后的成績相當平庸,而那或許成為他挑戰“史上最強”的又一個動力。

阿隆索  /   F1  /   舒馬赫  /   漢密爾頓  /   邁凱倫  /   法拉利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