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健康的布蘭登·奈特就是“窮人版”哈登

趙偉侖09-14 12:25 體壇+原創

想當年身在密爾沃基的布蘭登·奈特,是球隊無可爭議的核心球員,但前往鳳凰城之后,奈特的境遇急轉直下,他逐漸發現自己只是德文·布克和埃里克·布雷德索身后的第三進攻點。磨合程度不好,球隊戰績不佳,最終奈特跌落到職業生涯的最低谷。

今年休賽期,奈特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四支球隊,休斯敦或許就是他當下最完美的落腳點。理論上講,被交易至邁克·丹特尼——聯盟歷史最會發掘后衛潛力的主帥——的球隊,對奈特來說是一次自我救贖的機會。但不幸的是,這支球隊已經坐擁全聯盟最好的后場輪換陣容。從現實情況來看,除非球隊的后衛線出現傷病情況,否則內特很有可能得不到充足的上場時間。

不過,即便火箭的后場陣容略顯擁擠,但如果奈特在休斯敦重塑自我,千萬不要太過驚訝,別忘了現在的他年僅26歲。正如丹特尼之前所說:“你在場上所擁有的控衛越多越好”。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奈特有機會成為“燈泡組合”身邊的優秀搭檔,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奈特的單打能力。

正如我們上賽季所看到的那樣,火箭刷新隊史最佳戰績,拿到常規賽第一,與勇士拼殺到第七場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領跑于全聯盟的防守和單打效率。仿佛命中注定一樣,奈特當初的立足之本同樣是單打。

自從2011年進入NBA以來,單打一直是奈特最擅長的進攻方式。盡管他在三分線外的表現一直不太穩定,但由于單打急停跳投的威脅,迫使對方球員必須對他的防守步步緊貼,防止被奈特閃電般的第一步擺脫在身后。他的突破能力,為自己和隊友創造進攻機會的能力,有時候就像一個“窮人版”的詹姆斯·哈登。

效力于太陽時期,雖然奈特的角色定位和場上表現都到了職業生涯的低潮,但他的看家本領單打的效率,仍然比聯盟里66%的球員還要出色。即便在2014-15賽季,被雄鹿交易到太陽的那段最慘淡日子里,奈特的單打效率也比89%的球員更高效。但是在丹特尼的進攻體系中,在哈登和保羅的身邊,奈特究竟會占有多大的單打比例,還有待觀察。

第二,奈特的投籃能力。

雖然持球單打是奈特的長項,但如果在火箭沒有得到足夠的展現機會,他必須尋找其他方式為自己謀得出場時間。對于奈特來說,要想在火箭隊立足,投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

投籃對火箭到底有多重要,我們不妨看下面這組數據:休斯敦射手們創造的場上空間,幫助保羅提升了單打效率——從快艇最后兩個賽季的每回合0.98分,上漲到上賽季的1.10分。

在太陽的最后一個賽季,奈特一半的投籃出手都來自于急停跳投,其中三分球只占四分之一。為了更好地與火箭體系做對比,我們再列舉出“燈泡組合”的數據。上賽季,哈登的急停跳投只有20%來自于內線,而擅長中距離的保羅,出手范圍也絕大多數來自于外線。

這筆交易達成之后,火箭總經理達雷爾·莫雷對奈特的評價是:“一位近乎精英級別的三分投手”,可如果翻看這名后衛職業生涯的數據,三分命中率只有35.7%,略低于聯盟的平均水平,難道是莫雷說錯了?

并非如此,當我們深挖內特的數據時,會明白莫雷這句話的用意。2014-15賽季,當時奈特還沒有來到一支擺爛球隊,他的接球出手三分命中率達到38.4%,空位三分命中率為45.2%。過去兩個賽季,火箭接連刷新聯盟三分歷史紀錄,他們在外線大部分進攻機會,都來自于空位接球出手,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奈特的投射能力,兼備單打和三分能力的他,將是一個更為恐怖的存在。

第三,奈特的防守能力。

在火箭換防的防守基礎下,需要每一名球員具備出色的防守單打能力,奈特正是這樣一位球員。2016-17賽季,奈特防守對方單打的效率比聯盟85%的球員都要高。所以,莫雷引進奈特的原因,不僅僅是看中了他在進攻端的實力。

結語

如果奈特重新找回狀態,他很有可能再次吸引其他球隊的注意,甚至不乏主動尋求交易他的球隊,那么奈特很有可能在賽季結束前就找到新東家,火箭也有機會把他當做籌碼,繼續補強鋒線陣容。當然,奈特的膝傷同樣存在隱患,如果再次受傷,火箭的投資就無法看到回報。

一個健康的奈特,可以讓火箭的后場組合更加完備。回想上賽季西決第五場,在保羅腿筋拉傷之后,如果火箭陣中擁有奈特的話,后衛線將不會面臨如此嚴重的人員危機。至于丹特尼所說的,火箭今年的陣容是否比去年更好,新賽季會給出答案。

奈特  /   保羅  /   哈登  /   火箭  /   NBA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