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細數聯盟頂級后場二人組:水花兄弟依然無敵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05f041f1-96fa-49e5-bd70-8a43b7062da3.jpg)
每一年休賽期開始前,各大媒體都會做一些排名預測,針對球員的排名往往喜歡用百大球星的形式,比出個誰高誰低。但這里面存在著一個矛盾點: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人們總是強調不能脫離球員所在的環境和隊友談論他的作用,但另一面又喜歡把一名球員單獨拎出來,用他們的各種數據來分個高低。
這并不是說把每名球員單獨列出來排名沒有意義,但要是考慮他們對球隊整體的影響,用一個人排名似乎又不那么客觀。
完美的解決辦法是沒有的,但我們可以盡量擴大一下范圍,比如給二人組排名。The Ringer近日就分東西部,為聯盟30支球隊的后場二人組進行了一下排名。我們精簡出東西部前十名以及特別受人關注的球隊,為大家展示一下他們給出的結果。(后期還會推出關于30支球隊的前場二人組排名。)
東部篇
1.凱爾特人——歐文&塔圖姆
綠軍就是百大球星排名難以衡量的典型,《體育畫報》的排名里把霍福德排在了最高位置,但這位內線顯然無法完整體現綠軍的實力。其實在綠軍中挑出后場組合也很困難,史蒂文斯有可能在賽季中派塔圖姆、杰倫·布朗和海沃德出任2-4號位,而這里選擇塔圖姆出任后衛,是因為他的身板最單薄,而且頂點投射更出色。
這個組合的個人能力無需置疑,關鍵就在他們的配合上。去年歐文的受傷讓綠軍徹底化身成進攻端均衡的隊伍,他們也一路殺到東決,證明了這種團隊打法的可行。上賽季受傷前歐文的使用率達到了生涯新高的31.0%,他的專長就是控球,但如果綠軍想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外線能力,歐文很可能要改變一下打法,減少持球時間。
塔圖姆當然也會犧牲,但他從來不是一個占球權的球員,歐文和海沃德的歸來恰恰還可能激發塔圖姆在防守端的潛力。
2.奇才——沃爾&比爾
奇才雙槍本可以拿出比現有更好的表現,他們的天賦不輸聯盟任何一對后場組合。但他們始終難以更進一步,合作六年卻從未帶隊敲開過東決大門。這里似乎沒有風格不適的問題,沃爾傳球第一,比爾以投射見長,二人紙面上一拍即合。那問題出在哪呢?
心態和健康或是癥結所在。早些時候關于沃爾、比爾爭老大和比薪水的流言滿天飛,如今兩人都拿到了大合同,沃爾卻在去年再遭傷病。再加上球隊近兩年不慍不火的引援和兩任主帥的平淡作用(威特曼和布魯克斯),沃爾和比爾的青春正在被浪費。
3.76人——西蒙斯&雷迪克
西蒙斯不是傳統控衛,他的身高達到2.08米,完全是內線等級,但其組織能力和傳球第一的風格卻很貼近傳統后衛。有報道稱這個夏天西蒙斯一直在苦練投射,這也被視為他的最大短板之一。如果其投籃范圍能遍及整個三分線內的話,76人的進攻空間將徹底被解放,西蒙斯的傳球選擇也更加多樣。
至于我們為何挑選了雷迪克而不是富爾茨作為76人后場之一,原因在于雷迪克已經證明了自己是NBA最出色的射手之一,但富爾茨的肩傷和投籃卻依然令人難以放心。
4.步行者——科利森&奧拉迪波
上賽季的奧拉迪波首次入選全明星,其場均23.1分5.3籃板4.3助攻2.4搶斷的數據堪稱華麗,而且一直不穩定的投籃也明顯提升,命中率達到了47.7%。這名后衛已經成為了步行者核心,他的搭檔科利森則是一位被普遍低估的“老將”。
下賽季將是科利森征戰聯盟的第10個賽季,去年他已經是精英級別的三分投手(場均出手3次,命中率46.8%),其組織能力和沖擊力也一直是平均以上水準。
5.猛龍——洛里&丹尼·格林
德羅贊的離開讓多倫多的后場少了一些星味,卻更加符合當下的潮流了。格林是合格的3D球員,在洛里身邊他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獲得大量控衛投籃機會。至于洛里,上賽季改變風格的他成為了更加無私的球員,也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效率。但猛龍是聯盟深度最好的隊伍之一,不排除球隊可能進一步減少洛里戲份,讓范弗里特獲得更多機會的可能。
西部篇
1.勇士——庫里&湯普森
唯一值得“水花兄弟”挑戰的只有歷史了。就算庫里和湯普森不是NBA歷史最佳后場二人組,他們也絕對是最好的之一。這不僅僅是因為二人都具備歷史級別的投射,還在于他們在過去四年聯手拿下三冠,改變了整個聯盟的潮流。
如果沒有傷病的話,30歲的庫里和28歲的湯普森將延續自己的出色表現,勇士整體的強大也無法掩蓋他們的光芒。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伊戈達拉、杜蘭特和考辛斯都是在季后賽輸給勇士后緊接著就加入了他們,或許他們也明白聯手水花才是正確的選擇。
2.火箭——保羅&哈登
“燈泡”組合用一個賽季證明了那些質疑他們的聲音全是錯的。他們的球權分配沒有任何問題,保羅的領導力和防守侵略性帶動了哈登,哈登的進攻也分擔了保羅原本的組織壓力,二人聯手帶隊殺進西決把勇士逼到了搶七。
如果保羅處在巔峰狀態的話,他和哈登未必會排在“水花兄弟”后面,但33歲的CP3不年輕了,他的健康狀況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著火箭的未來。而莫雷的選擇是,用4年1.6億的頂薪賭保羅可以保持狀態。
3.雷霆——韋少&喬治
羅伯森和喬治可以在2、3號位之間任意互換,但顯然韋少和喬治的組合才是雷霆的核心。經歷了過去一個不太順利的賽季,這對后場搭檔決定繼續合作,也就是說他們相信彼此的配合可以為球隊帶來成功。
打法上看韋少自然是大包大攬,喬治擅長無球和防守的特點和“神龜”比較契合,但過去一年的情況已經證明了,讓這位全明星球員扮演3D角色是大材小用。如果雷霆想要走得更遠,韋少必須要適當放棄球權,讓喬治承擔更重的任務。
4.爵士——盧比奧&米切爾
去年季后賽,爵士淘汰雷霆讓人看到了米切爾和盧比奧這對組合的實力。米切爾場均28.5分,命中率超過46.2%的發揮甚至壓過了喬治,而盧比奧也證明了自己三分投射的提升并非靈光乍現(常規賽命中率35.2%,場均3.5次出手)。
不過二人的組合也有一大問題,那就是他們的身高都不超過1.93米,這讓他們在防守端比較吃虧。另一方面,米切爾需要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上賽季他場均送出3.7次助攻,卻出現2.7次失誤。
5.開拓者——利拉德&麥科勒姆
如果沒有經歷去年季后賽首輪被橫掃的那一幕,開拓者雙槍決不至于被爵士后場超越,但那一輪將他們的問題暴露到了極致。利拉德+CJ最大的弱點就是防守,當他們同時在場時,球隊百回合失分103.9分,季后賽首輪更是被鵜鶘后場打爆。
另一方面,利拉德和麥科勒姆矮小的身材和偏向投籃的風格決定了他們攻堅能力不足,當鵜鶘用霍勒迪和隆多這樣的防守者盯防時,利拉德的效率跌得很厲害。
12.湖人——鮑爾&哈特
小沃頓還確定不了球隊的首發陣容,后場位置鮑爾、哈特、隆多、波普和史蒂芬森需要競爭。但如果湖人想要在防守端做文章的話,“球哥”+哈特顯然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