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旅游型埃神是對抗京穗的武器 恒大時間不多
埃神or艾哈?在上港和恒大的補賽中,也許是生存or死亡的問題。上港如果用埃神,就意味著堅決地、更直接地對攻,付出的代價是艾哈所代表的攻守平衡和傳控足球。埃神和艾哈兩人其實互為代價,如果用艾哈,付出的代價就是埃神在大賽中的決定能力。佩雷拉賭對了,這是純戰(zhàn)術的勝利。
曾經的旅游型前鋒埃神決定了比賽,打進制勝一球,并造成了武球王的第一個進球。上港不但改寫了中超不勝恒大的歷史,成為亞冠中超足協杯三線都擊敗過恒大的球隊,更重要的是,把2018年中超奪冠的懸念放到了最大。在剩下的中超賽程中,上港的對手相對較強,事實上,主場跟恒大打平都是一種失敗。
戰(zhàn)術形態(tài)上,用艾哈的話,上港中場將陷入恒大超強的中場纏斗之中不能自拔。恒大是一個無鋒陣,戰(zhàn)術重心就在中場或前場,其整體性和成熟度遠超中超諸侯。不管上港如何運作,想在中場拿到控制權,基本上無望。既然無望,干脆就不打,直接打到恒大最弱的一環(huán)。從某種意義上,上港打恒大的套路,一如上一輪恒大打國安,但原因不完全相同。恒大相對簡單,就是要把球快速砸到國安菜鳥級的后衛(wèi)線,恒大并不是中場不如國安才不通過中場,而上港確實是想明白了中場不如恒大才不通過中場。
上港接手東亞之后,一直在戰(zhàn)術打法上扮演恒大的追隨者和模仿者,幾乎是亦步亦趨,分毫不差地模仿和學習。埃神的引進,以及斯科拉里的引進未遂就是最好的說明。不過,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打法風格的沖突和矛盾。比如,純中鋒屬性的埃神和無鋒陣就有不可調和的沖突,前任教練博阿斯上賽季就把埃神打造成了旅游型前鋒,身材越來越像肥羅的巴西中鋒一度傳出離隊的緋聞。今季,前任雖然走了,但留下的無鋒陣依然是現任佩雷拉治下的主打,旅游型前鋒偶有出場,但這位不需要用數據證明自己的巴西人,一直在用超高的進球/出場時間來宣示一個純射手的存在。
像埃神和無鋒陣這種打法風格的沖突,套用米盧的話講,用積極的、樂觀的態(tài)度去看,也不是什么缺點。這樣的矛盾,本來就是每個球隊戰(zhàn)術發(fā)展無法避免的,甚至還可以說是戰(zhàn)術進化的引擎,為球隊帶來創(chuàng)意、提供動力。用《人類簡史》里的話講,就像兩個不諧和音可以讓音樂往前進,不同的想法、概念和價值觀也能逼著人們思考、批評、重新評價。
一切要求和諧和一致,反而讓心靈呆滯。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無鋒,也沒有無緣無故地有鋒。過去10年,世界足球發(fā)展的潮流是中鋒淡出的“無鋒”時代。通過恒大、上港和國安這樣的豪強,中超的“小氣候”和國際足球的“大氣候”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所以,當你看到北上廣打無鋒,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偶然的。
2018年世界杯,“無鋒”時代完成了歷史使命,世界足球重新回到“有鋒”時代。客觀上,這也有助于佩雷拉重新思考埃神的價值。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剩下的中超賽程中,至少有兩場6分北上廣大戰(zhàn),客場打國安和恒大,佩雷拉會主打埃神的有鋒。為什么?國安都沒有后衛(wèi)了為什么不打?而相對于恒大的中場,艾哈所提供的增量意義不大,還不如不通過中場,更多直長傳打身后。
不過,上港中超首勝恒大,有乘人之危之嫌。連續(xù)兩場補時絕殺申花和國安,恒大球員透支了運氣和體能。尤其是國安,五天內打兩場如此高強度的比賽,客觀上競技高潮有所下滑在所難免。整體上踢得松散隨意,戰(zhàn)術上的準備不夠充分。在恒大看來,這是一場普通的中超比賽,按照常規(guī)慢慢進入狀態(tài)就行。開局階段,優(yōu)勢意識過于明顯的塔利斯卡中場毫無意義的盤帶被埃神搶斷,造成球隊過早失分,他犯了去年浩克所犯的錯誤。
廣州塔的松散隨意“傳染”給了國內球員,于漢超和張琳芃首當其沖。如果說后者一般尚可的話,那前者可以說踢得莫名其妙。于20似乎把自己當外援,過多的持球和持球失誤,說明教練戰(zhàn)術紀律的淡漠,受此影響,高拉特球拿得太少。反觀上港的戰(zhàn)術脈絡就清晰得多,彈鋼琴和抬鋼琴的,主次分明。
留給恒大犯錯誤的時候不多了,如果卡納瓦羅不解決好這個問題,2018年四大皆空就是時間的問題,盡管,恒大的實力和底蘊依然是最好的。
終于,有一支球隊能在三條戰(zhàn)線跟恒大分庭抗禮,乃中超之幸事。不過,在戰(zhàn)術打法上就未必如此。清一色的對攻打法,不進攻就會死,誰守誰先死,中超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元性令人擔心。在這個意義上,反而是長春亞泰做得更多。(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