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策略之殤接二連三 維特爾冠軍夢再度告吹?

茅為安09-21 08:27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40分的差距,對于維特爾來說是不是奪冠路上的鴻溝?數理上來說,他還有機會翻盤,但前提是法拉利能否解決越來越嚴重的內部問題……

自從七月中下旬的德國大獎賽以來,連續五個比賽周末,法拉利都被認為是獲勝熱門。引擎動力更強大、賽車整體單圈和比賽速度更出色。然而,只有兩個桿位被法拉利車手拿下,而維特爾更是只贏了一場,其他四場勝利被爭冠對手漢密爾頓獨攬。

賽季開局時前途一片光明,接著賽季中遭遇瓶頸期,然后勝利的天平傾向競爭對手一邊。這樣的“高開低走”近年來經常在法拉利身上發生,比如2013、2015和2017賽季。不同在于,本賽季是法拉利自2008年以后,第一次真正擁有一輛具備了包攬兩個年度冠軍頭銜實力的賽車,但眼看又走上了一條舊路。

新加坡賽后,法拉利的比賽策略又一次遭到了質疑,因為維特爾不但沒能超過漢密爾頓,反而被維斯塔潘搶回了第二名。最大的疑問是,當漢密爾頓和維斯塔潘進站換上軟胎,為何法拉利給維特爾用極軟胎?

安全車離開后,漢密爾頓便故意放慢速度(哪怕沒有安全車也會是如此)。作為頭車,他當然有資格這么做,不過并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輪胎,而是給維特爾和法拉利制造麻煩。

所謂“undercut”戰術,即處于落后位置的賽車先進站,嘗試超越領先但后進站的賽車。要想成功,需要具備三個充分必要條件:前后車在一定的差距之內,新輪胎在出場圈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出站后沒有賽車阻擋。

梅賽德斯料到這一定是法拉利的首選戰術。而在漢密爾頓的壓制戰術下,維特爾與當時賽道上最靠前的“第二級別”車手佩雷茲之間的差距,不夠一次進站的時間。并且,因為漢密爾頓在控制速度,所以他可以在進站前的幾圈跑得很快。如果維特爾遲遲不進站,不僅會喪失機會(同樣的策略更是毫無機會),還會增加被維斯塔潘先進站超越的可能。

兩難時刻,法拉利不得不鋌而走險,指望維特爾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超過佩雷茲。但是墨西哥人在新加坡像吃了炸藥一樣火爆,擋了德國人兩圈。就是這兩圈的時間,足夠被紅牛利用,幫助維斯塔潘上升到了第二。然而,哪怕維特爾真的能搶到漢密爾頓身前,真的能堅持跑完剩余比賽?或者,即便守住了對維斯塔潘的位置,能夠確保不在之后被荷蘭人超越?

漢密爾頓的戰術似曾相識。2016年他在阿布扎比試圖通過壓車的方式,把羅斯伯格暴露在維斯塔潘和維特爾的火力之下。區別在于當時比賽到了最后階段,而在新加坡他從一開始就利用街道賽交通擁擠的特點,把維特爾逼入慢車堆中。

比賽策略時而就像一場賭博,法拉利的勝算本就已經非常小,只能先賭上一把。但問題是,法拉利為何不利用萊庫寧來做屏障,就像博塔斯在蒙扎為漢密爾頓做的貢獻那樣?

換作從前任何一個時期,法拉利都會犧牲積分落后的車手,去全力支持積分領先者。哪怕上賽季,萊庫寧在匈牙利被要求保持位置、不得攻擊處于第一的維特爾。但是今年應該定下“規矩”的時候,法拉利高層卻史無前例地“公平、公正”,拒絕向萊庫寧提出要求。這一態度的改變,不由讓人覺得奇怪。

維特爾  /   法拉利  /   萊科寧  /   漢密爾頓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