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明:為什么莫德里奇能拿先生,2010年斯內德不能?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176a1992-bae9-48f6-971c-c9b1ef2ca97f.jpg)
文/駱明(體壇加APP總編輯,金球獎中國唯一評委)
8月30日莫德里奇拿到歐洲足球先生之時,我曾撰文稱,他已經贏下金球獎的第一場半決賽,而世界足球先生是第二場半決賽(延伸閱讀:莫德里奇金球大熱,C羅能復制2013年逆襲嗎?)。今晨,莫德里奇在國際足聯典禮上加冕,并且優勢還不小。可以判斷,12月3日揭曉的今年金球獎幾無懸念,梅羅10年壟斷告終可期。
有評獎就有爭議,莫德里奇得獎后亦有質疑聲。但既然國際足聯專家(世界杯最佳球員)、歐足聯專家(歐冠最佳中場)、歐戰教練和歐洲記者(歐洲足球先生)、全球主帥、隊長、記者和球迷(世界足球先生)都是選擇莫德里奇的最多,質疑莫德里奇得獎的人,是否也該質疑一下自己?
莫德里奇拿獎后,很多人想到了2010年的斯內德。兩人都拿到歐冠冠軍和世界杯亞軍,但在國際足聯的頒獎典禮上命運迥異:斯內德那年只拿到第四,連領獎臺都沒上。
兩個獎項的投票群體相差并不大。2010年,《法國足球》的金球獎與國際足聯的世界足球先生合并為“國際足聯金球獎”,記者、主帥、隊長的選票各占1/3。兩獎于2016年分家,如今國際足聯的先生由記者、主帥、隊長和球迷聯合投出,與2010年相比只多了球迷。那為何莫德里奇和斯內德的命運反差如此之大?
第一因素是投票時間。2010年國際足聯金球獎,投票時間是11月,而國際米蘭2010-11賽季開局狀態一般,斯內德長期陷入低潮,梅西卻在巴薩拼命進球,待到投票之時,斯內德的印象分已被沖淡太多。記者選票中斯內德仍排第一,但相比伊涅斯塔的優勢非常微弱,主帥和隊長則嚴重忽略了斯內德。
從去年開始,國際足聯提前了先生的頒發時間。今年的先生在9月頒出,而投票在7月就進行了。這正值世界杯決賽結束不久,歐冠和世界杯的余溫尚暖,自然利好于這兩項賽事中表現出色的莫德里奇。
2010年國際足聯金球獎,哈維、伊涅斯塔和梅西成為前三,最后梅西當選,他自己也沒想到。
第二因素是莫德里奇在世界杯上拿到了最佳球員稱號,并在決賽后當場領獎,全世界的觀眾都目睹了這一幕,顯然這會深深打動有投票權的他們。2014年之前,世界杯最佳球員都由記者投票評出,也沒有正式頒獎儀式。甚至很多票在決賽前便已投出,故而得主經常出人意料,例如2010年被烏拉圭的福蘭拿到,這讓當年的冠亞軍成員哈維、伊涅斯塔和斯內德都無法“得利”。
不妨假設一下,如果2010年的各獎“流程”與今年完全一樣。世界杯決賽后,專家團很可能把伊涅斯塔或哈維評為賽事最佳,他們當場秀一下世界杯和個人獎杯,對于他們競爭先生無疑大大加分。
如果那年的國際足聯金球獎也是世界杯一結束就開評,在南非一球未進的梅西自然很難當選,伊涅斯塔或哈維則可能借助世界杯余威當選。如此這般,《法國足球》在伊涅斯塔離開歐洲之時,也不用為他沒有當選金球而“道歉”了。
足球是一項偶然性極強的運動,先生評選亦是如此。梅羅對金球的十年壟斷成為佳話,但這其中亦不無機緣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