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國足球開始朝娃娃和草根兩個方向發力
10月10日,中國足協接連推出“娃娃足球工程”和“人民足球”。前者是在3-6歲的幼兒中推廣足球,以培養興趣為導向,因地制宜實施足球啟蒙教育;后者則是與人民網聯手,整合社會足球資源,打造高水平的賽事交流平臺。
根據《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到2025年,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達到5萬所。與之呼應的是,我國足球人口達到5000萬。然而,5000萬足球人口的目標實現起來并不容易。權威機構日前公布的《2018年世界足球報告》中顯示,中國球迷人數達到1.87億。數量雖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占總人口比例卻未能排進世界前20。如何讓近兩億的球迷不只活躍于球迷看臺和電視機前,而是走進球場,每周進行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足球活動,是個頗費思量的問題。為此,推出“娃娃足球工程”和“人民足球”這兩項舉措表明,中國足球開始朝兩個方向發力。
娃娃足球讓少兒養成運動習慣,從源頭擴大青少年足球人口,預計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開辦幼兒足球特色項目幼兒園達1萬所。“足球使我不怕吃苦了”“足球讓我的生活更規律了”“足球教會我主動幫助別人了”,走上球場的孩子話語真摯、直入人心。雖然最終成為職業球員的孩子鳳毛麟角,但足球帶來的改變會讓他們受益終生。
如果說“娃娃足球工程”是讓中國足球的根系更加扎實深入,那么“人民足球”則是讓足球的土壤更肥沃。借助“人民足球”的平臺,中國足協將對草根賽事及相關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充分發揮協會專業競賽組織、培訓、國際交流等資源優勢,培訓專業競賽組織人才,帶動和推進足球運動在全國和各地區的均衡發展和特色發展,提升整體質量并提供更廣闊的拓展空間。
國際足聯技術總監斯蒂文·馬騰斯說:“我很高興看到中國足球在努力打造職業競賽體系的同時,著眼于社會足球,穩固根基,普及足球,回饋社會。”
只有雄厚的群眾基礎和符合職業化規范的聯賽,才能夠確保國家隊取得好成績。換言之,只有根深蒂固,才有枝繁葉茂。中國足球,路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