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庫寧時隔2044天奇跡般奪冠 “F1冰人”能否重生?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美國大獎賽原本應(yīng)該上演漢密爾頓的加冕禮,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變成了一次萊庫寧的神奇表演。比起這名芬蘭老將終于打破了漫長的冠軍荒,其完美的過程足以寫下又一個傳奇故事,也不禁讓人納悶,那個“F1冰人”是否重生?
從2013年澳大利亞大獎賽到2018年美國大獎賽,足足113個F1比賽周末、2044天的等待。這五年多時間里, F1進入了混合動力時代,梅賽德斯成為了新霸主;只有七位車手贏得過比賽勝利,分別是維特爾、阿隆索、漢密爾頓、羅斯伯格、里卡多、維斯塔潘和博塔斯;羅斯伯格拿到了職業(yè)生涯全部23場勝利和2016年世界冠軍并且退役;伯尼不再管理F1,而是換成了美國的自由傳媒。而F1之外的世界更是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C羅和梅西聯(lián)手攻入了超過500個球;一名真人秀主持人成為地球上最有權(quán)力的人??
冥冥之中,2018年10月21日注定是萊庫寧揚眉吐氣的日子。11年前的同一天,他在獲得巴西大獎賽勝利后,以一分的微弱優(yōu)勢擊敗漢密爾頓和阿隆索,贏得了個人唯一一個世界冠軍。然而,相比那個英特拉格斯的下午,上周日在奧斯汀的勝利來得更加完美,因為他通過了每一項嚴(yán)峻的考驗。
維特爾因為在周五練習(xí)時違反紅旗規(guī)則,被罰退后三位發(fā)車。對法拉利來說,要想贏下比賽,必須想方設(shè)法把萊庫寧頂在第一排——堪稱神來之筆的,是當(dāng)漢密爾頓用超軟胎起步時,法拉利讓芬蘭人用極軟胎起步的策略。
果不其然,漢密爾頓因為輪胎略微打滑而啟動慢了半拍,再想把法拉利賽車往維修墻擠兌為時過晚。只見萊庫寧堅決占住內(nèi)線,利用輪胎的優(yōu)勢向前猛沖,順利地第一個沖出一號彎。碰巧,維特爾在第一圈結(jié)束前與里卡多發(fā)生碰撞后原地打轉(zhuǎn),從第四名直接落到第15名,幾乎親手終結(jié)最后的世界冠軍希望。
里卡多在第10圈退賽,讓比賽進入虛擬安全車時段,慢速行駛下的兩圈讓萊庫寧得以節(jié)約輪胎,而梅賽德斯臨時把漢密爾頓的策略改為二次進站。雖然在虛擬安全車下進站可以把時間的損失降到最低,但畢竟還是需要從后往前趕,對輪胎消耗更大。面對猛追到僅剩兩秒的漢密爾頓,萊庫寧拿出了近年來始終寶刀未老的一項技能:哪怕賽車速度不濟,也絕不輕易放對手通過。別看芬蘭人進站前只是硬擋了兩圈,但足夠讓漢密爾頓的輪胎加劇磨損,延緩他在領(lǐng)跑后前進的腳步。
在這樣的戰(zhàn)局下,維特爾識趣地給隊友讓路。萊庫寧換上新輪胎后,以最短地時間把差距縮小到20秒以內(nèi)——一次進站所需的時間,隨后保持與漢密爾頓相似的圈速,來為之后的追逐戰(zhàn)保存輪胎。壓力之下,英國人不得不繼續(xù)快馬加鞭,但只能更嚴(yán)重地磨損輪胎,而7號賽車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梅賽德斯指揮臺出現(xiàn)了遲疑,晚了兩圈把漢密爾頓召回,那時萊庫寧已經(jīng)追到8秒以內(nèi),順其自然地拿回第一。
最后十圈無疑是對萊庫寧的終極考驗。在三輛賽車互相只差一秒左右的情況下,他沒有給維斯塔潘任何可趁之機,而且巧妙地讓紅牛賽車在兩條直道上正好可以啟用DRS。這倒不是給荷蘭人接近的機會,而是讓他用來防守漢密爾頓。這個場面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圈,漢密爾頓終于向紅牛車手發(fā)起攻擊,但是又不敢冒險硬碰硬,連續(xù)幾個彎都沒能成功。倆人的較量讓萊庫寧得到喘息的機會,如愿第一個迎接揮舞的格子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