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法”首登京城 安迪·史萊克:北京站NO.1

譚彥嘉楠10-26 14:07

記者譚彥嘉楠報道

10月21日,迎著京城的第一縷陽光,2018“中國太平保險”環法挑戰賽·北京站鳴槍開賽,2000余名自行車愛好者在懷柔雁棲湖的山水畫廊中酣暢騎行,一路風景盡收眼底,上演了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最終,鄒波和張司瀅以2小時16分02秒和2小時36分54秒的成績分獲男、女組賽事冠軍,屆時兩人將作為2018環法挑戰賽中國區冠軍,參加于2019年7月在法國舉辦的環法挑戰賽全球總決賽。

這是環法挑戰賽首次登陸北京。作為面向廣大騎行愛好者的自行車賽事,本次北京挑戰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余名選手前來參賽。比賽分為全程組和體驗組,全程組賽道全長81公里,體驗組則為15公里。長距離的全封閉賽道包括爬坡、彎道及沖刺等路段,穿行于雁棲湖秀美山水之間,讓選手在比賽間暢享首都金秋之美,感受自然風光與體育競技的完美融合。另外,賽事還配備了100余名賽事工作人員、1800名安保、300名醫護人員、17輛救護車以及一臺急救直升機,360°全方位為選手們保駕護航。

而與其他賽事相比,此次環法挑戰賽·北京站的比賽還有諸多的創新和突破,比如比賽是面向大眾選手公開招募,并沒有太多限制,以致力于使參賽者能夠通過參與騎行,體會到自行車運動是一項充滿樂趣、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感受到環法的魅力。其次,圍繞環法挑戰賽北京站推出了系列線下活動,包括今年五月和六月,在五棵松和世貿天街做過路演,讓公眾感受專業的騎行裝備,還開設了3次騎行公開課以及1次分享會,這些都是免費向公眾開放。而比賽現場設置的國安騎行“Young Forever”主題嘉年華,突破性的將騎行與時尚、潮流、音樂相融合,并設置親子互動騎行區,通過豐富多彩的騎行體驗活動以及“全家騎上陣”的模式,向大眾推廣“騎行+”的全新生活理念。

繼2017年再度擔任環法中國系列賽形象大使的阮經天此次也親臨現場,擔任挑戰賽發車嘉賓。他表示,自去年擔任賽事大使以來,一直都很關注環法。去年環法上海職業繞圈賽的精彩場面至今都讓他印象深刻。此次北京挑戰賽現場,車迷們對于騎行的高漲激情更是讓他仿佛置身于法國現場,“希望通過環法挑戰賽的舉辦讓更多國內騎友與環法文化零距離接觸。”

2010年環法冠軍安迪·史萊克作為領騎嘉賓參與了環法挑戰賽·北京站的全程比賽。賽后他直言,去世界各地參加過那么多環法挑戰賽,北京站是最好的一站。“從體驗上來說比去年好,好上一倍,而且讓我驚喜的是,看到這么多的騎行愛好者來參賽。另外,也看到主辦方推出了有很多互動騎行體驗活動,包括小孩子的比賽,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推廣自行車運動的方式,我很喜歡。我去世界各地參加過那么多環法挑戰賽,可以說北京站是最好的一站。”    

獲得本次北京站全程組男子冠軍的鄒波,最終成績是2小時16分02秒,這讓職業車手安迪也不由稱贊,“81公里,冠軍是兩小時十分左右,其實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數字。另外,我騎在車群中看到很多人的身形都很像自行車手,身材都比較單薄高瘦,這說明中國業余車手的水平還是挺高的。而且中國人口很多,發展自行車運動的潛力很大。”

北京土生土長,家就在懷柔的鄒波曾是一名專業的自行車運動員,此次為了北京站的比賽專門備戰了一個多月,一舉拿到冠軍也讓他欣喜不已,“因為我本身是以平路為主的選手,但是這次賽道根據環法的要求,是有坡的,要爬兩座大山,這次比賽整體下來感覺很棒。能拿冠軍我也非常榮幸,希望能帶動懷柔地區乃至北京的自行車運動有個更好、更積極的發展。” 

與有著15年騎行經歷的鄒波相比,獲得全程組女子冠軍的張司瀅就是個十足的新手了,她雖然從小就喜歡騎車,但是直到今年才開始接受正式的訓練。“能獲得冠軍,還獲得了黃衫、圓點衫和白衫真是挺意外的,畢竟我還是個菜鳥,賽前期望的就是能安全完賽就是最好的結果,結果拿了冠軍,真是很幸運。”說起這次的賽道,小姑娘說難度不小,但是風景非常美,而且賽道組織非常好,讓她感覺很安全。問及為何喜歡騎行,張司瀅說她就喜歡這種速度的感覺。

獲得北京站的冠軍,張司瀅也獲得了直通2019年7月在法國舉辦的環法挑戰賽全球總決賽的名額,對此她表示,“我現在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能去參加比賽是件很榮幸的事情,以后會繼續努力,好好發揮,取得更好的成績。”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