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泰青訓副總監杜震宇:盼孩子從這里走向世界杯!
新華社長春10月26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昊飛 徐子恒
祖孫三代人,代代出門將。過去一年多來,“三代門將”經常會出現在同一片場地:76歲的薛樹華是觀眾,他一邊觀看42歲的兒子薛志廣為U15隊言傳身教,一邊觀看10歲的孫子薛博文在U10隊的球門前高接低擋——難得的“三代同框”,出現在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基地青訓現場。
薛樹華在20世紀60年代曾代表長春拖拉機制造廠隊參加全國乙級聯賽,薛志廣曾在中國足球職業化前效力于長春隊。現任天津權健足球俱樂部副總經理的李瑋鋒,既是薛志廣的同學也曾是薛家的鄰居。2002年,當“鄰家男孩”代表中國隊征戰世界杯時,薛家父子既羨慕又遺憾。
“他有希望干成我們爺倆沒干成的事!”薛樹華注視門前撲球的薛博文說,“希望孩子從這里走進中超聯賽,更希望孩子從這里走進世界杯!”
這片綠茵場上,和薛樹華一樣寄望孩子靠足球成才的家長不在少數。這不僅因為他們自身未竟的心愿,也因為這里為孩子們帶來的身心變化。
霜降剛過,天氣漸寒,但蕭瑟的秋風吹不散孩子們踢球的激情。看著11歲的張博軒帶球奔跑,家長王春花欣慰地表示,以前兒子性格“不合群”,如今在足球的團隊效應影響下開朗、懂事了許多。“關鍵是孩子在亞泰基地訓練這一年,身體越來越棒,也越來越癡迷足球。希望他有一天為家鄉、為國家爭光。”她說。
來自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葛展希已經在亞泰基地訓練三個月,他說自己的顛球、步法和對抗都有了明顯進步,夢想長大后能像C羅一樣在世界杯大放異彩。他的母親陳歡表示,國家這幾年重視足球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讓她和愛人看到了孩子踢球的希望。
良好的“天時、地利、人和”,也讓亞泰青訓總監高敬剛看到了更多的曙光。自1996年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成立以來,這塊足球沃土已經培養了3000余名足球人才。亞泰青訓22年來從彎路到探索、總結,已逐漸形成具有亞泰特色的人才選培模式。
“選苗子不光看球技,還要考慮孩子的球商、人品、態度,家長素質也作為衡量標準,自私家庭往往難出靠譜孩子;選教練不光看專業踢球履歷,還得看他是否有再次在球場證明自己的強烈欲望。”高敬剛說,目前,亞泰青訓有U9至U18共10支梯隊,總計200余名球員、40余名教練。
2015年以來,亞泰青訓人才輸送成效愈發明顯。2017年一線隊上報中國足協的31人名單中,有6人符合“U23新政”標準。2018年入選國足集訓大名單的何超、周大地、肖煜峰、曹紫珩、金成龍(U21隊),以及活躍中超的李帥、劉衛東等均“畢業”于這里。
“一個年齡段的青訓球員,會影響一線隊兩三年的聯賽成績。”高敬剛說,雖然俱樂部組建之初靠引進的方式培養了以杜震宇、王棟、曹添堡、張笑飛等球員為代表的“1996一代”,且靠這一代球員成功沖超、奪得中超冠軍和亞軍、兩次代表中國參加亞冠聯賽。但過于依賴他們,也延遲了一線隊的更新換代,使亞泰隊此后的中超戰績陷入低谷。
高敬剛穿行在各年齡段的訓練場地中間對記者說,亞泰有打造百年俱樂部的目標,青訓恰恰是俱樂部最有價值的“投資”。過去22年來,俱樂部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所有梯隊球員的訓練、比賽、出行、食宿均由俱樂部承擔,每年的青訓投入占比近20%——高于中國足協規定的15%標準。亞泰隊的未來反彈,必將依靠生力軍。
因年齡和狀態已淡出主力陣容的杜震宇,如今正在進行角色轉換——亞泰青訓副總監。他說除了人才選培模式和投資占比,亞泰青訓的優勢還有占地21平方公里、擁有9塊足球場的新基地等硬件保障,“這些人工場地在國際上也是一流的,比我們那時候穿著膠鞋在泥土地上練球強多了”。
談到自己的“副手”,高敬剛表示,“出口”的關懷在青訓體系中也很重要,“杜震宇在亞泰長大,退役后還能繼續在亞泰工作,其他很多球員也是這樣,這就是我們的優勢。這不僅讓球員暖心,也讓送孩子來踢球的家長放心”。
夕陽西沉,綠色的草皮鋪上一層橙紅的光芒。看著場上依然樂此不疲飛馳的小球員們,杜震宇說:“我進過國家隊,獲得過中超冠軍、中超先生,唯一遺憾是沒能代表國家隊參加世界杯,希望這些孩子能實現我沒完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