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總教練贊嘆 “舞林小將”期待出戰北京冬奧會

體壇+記者譚彥嘉楠報道
12月29日,2018/2019賽季全國花樣滑冰錦標賽在哈爾濱開賽,在參賽陣容里有五組選手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就是來自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和南京體育學院的跨界跨項的選手。最終,來自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的沈鴻飛和王麗純獲得了該項目冠軍。“這次我們請了很多國外的專家,他們對這幾對跨界跨項選手的進步很詫異。”中國花滑隊總教練趙宏博直言,這些跨界跨項選手可謂是中國花滑跨界跨項選材的階段性成果,“孩子們已經展現了自己的潛質,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至于能不能創造奇跡,還要看下一步的訓練。我們一定會向著最好的方向努力。”
參加本次全錦賽的五組跨界跨項選手有四組來自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今年5月,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國標舞專業的52名學生參與了花樣滑冰跨界選材。這些學生在首都體育館進行了為期6周的專業訓練課,并參與了花滑國家隊在天津的一場演出。最終經過雙向選擇,留下了2男、4女,分別是:張陳航、沈鴻飛、王子璇、王麗純、盧妤、胡雨含嫣,都出生于2003年和2004年。今年9月中旬,他們6人都參加了全國花滑大獎賽青島站的比賽。而今,經過7個月訓練的他們站上了全錦賽的舞臺。
“從5月份開始接觸滑冰有近7個月的時間,說實話我們想把在陸地上的舞姿在冰面上通過滑行,通過冰刀去展現,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我們倆今天(29日)做得還挺好的,稍微把卡門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點。”29日的比賽中,沈鴻飛/王麗純演繹了一支奔放的弗拉明戈舞曲,對于“習舞”已經六七年的他們來說駕馭這種風格并不困難。“冰舞也是舞蹈嘛,不同的是在冰面上展現舞蹈。舞蹈有些質感的東西,比如對地板的感覺,跟在冰面上是有相同之處的,這種相輔相成的感覺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把握。”沈鴻飛說很開心有這樣跨界跨向選材的平臺可以讓他們把自己身上的舞技通過滑行表現給大家,“這種形式我們覺得挺好的。”
從9月初登國內賽場,到這次的全錦賽舞臺,短短3個月的時間,沈鴻飛/王麗純等人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連中國花樣滑冰總教練趙宏博都毫不吝嗇對他們表達贊嘆。“他們的舞蹈感覺非常好,動作力度、藝術表現力、對音樂的詮釋甚至比一些專業運動員還到位。”聽到如此高的評價,沈鴻飛和搭檔王麗純都有些不好意思,他們謙虛的說只是進步了一點點,比如滑行的技術和雙人間的配合,但再回頭觀看9月大獎賽時的比賽視頻時,兩人都笑說自己當時的動作有點搞笑,“其實9月份大獎賽時,我們每個人都特別緊張,因為從來沒有在冰面上去比賽,現在再去看那些錄像,就覺得比較搞笑。進步確實是有的,這幾個月的時間我們每天都有上冰,都在不斷的努力去積累,也是希望這次全國錦標賽上能給大家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跨界跨項的表演。我覺得我們五對都做到了。”沈鴻飛感嘆,學滑冰其實挺難的,他和小伙伴們都是在慢慢摸索和嘗試。
看著這些跨界跨項的苗子們如今在冰面上都已經有模有樣,殊不知每一點的進步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付出:每天上午進行冰上訓練,下午回學校練習舞蹈,學習文化課,晚上還要練體能。“學校還為我們專門配備了班主任,滑冰、練舞、文化學習都不能耽誤。”
包括沈鴻飛/王麗純在內的五組跨界跨項選手都是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在儲備人才,那么這些“舞林小將”對于2022有何期待?“其實2022年說遠也不算遠了,這馬上就2019年了。我2015年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時,恰逢北京申冬奧成功,那時候對冬奧會沒有什么了解,更沒有想過會和自己有什么關系。但現在敢想了,作為全國第一批花樣滑冰跨界跨項的選手,希望我們能不忘初心,繼續保持這個狀態,爭取參加2022年北京奧運會。”沈鴻飛深知自己和專業選手的差距還很大,但他有這個信心,“那時候王詩玥/柳鑫宇他們來首體給我們表演的時候,我們都驚到了,原來在冰上可以這么做,他們把我們在陸地上的舞蹈完全在冰面上呈現出來,舞蹈和滑冰融合得那么好,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冰舞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