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特約記者水冰報道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網站公布了由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 》。數據中,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2.2萬億元,增加值為7811億元。從名義增長看,總產出比2016年增長15.7%,增加值增長了20.6%。
從體育產業內部結構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的總產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別為13509.2億元和3264.6億元,增長速度分別為12.9%和14.0%。體育服務業(除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外的9大類)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增加值在體育產業中所占比重繼續上升,從2016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57%,其中直接與公眾體育消費相關的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閑活動增長突出,增長速度分別達到39.2%和47.5%。此外,我國體育場館、健身步道、體育公園等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增長速度達94.7%,反映出我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快速蓬勃的發展勢頭。
附注
1.指標解釋
體育產業總產出(也稱總規模),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體育貨物和服務的價值,反映常住單位從事體育生產活動的總規模。
體育產業增加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一定時期內進行體育產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常住單位指在我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
生產是在機構單位負責、控制和管理下,利用勞動和資本等要素,創造新的貨物和服務產出的活動。
2.核算分類
體育產業核算分類采用《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令2015年第17號)。《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為基礎,根據體育生產活動的特點,將符合定義的類別重新組合而成,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派生分類。
體育產業核算采用兩級核算分類。第一級分類按照活動特點分為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制造業,體育場地設施建筑業和體育服務業三大類。第二級分類是在第一級分類的基礎上,選取國民經濟行業小類共130個分別歸屬,其中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制造業包括37個行業小類,體育場地設施建筑業包括3個行業小類,體育服務業包括90個行業小類。在130個行業小類中,11個行業小類的全部活動屬于體育產業活動,119個行業小類的部分活動屬于體育及相關產業活動。
3.核算方法及數據來源
按照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家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核算方法》進行核算。
核算所需的數據主要來源于三個部分。一是2015年全國體育產業專項調查資料;二是國家統計局有關統計資料,包括2016年有關專業統計年報資料、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調查資料、2016年GDP核算資料等;三是有關部門資料,包括財政部、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統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