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綠軍勝猛龍他卻被忽視 少帥還在悶聲憋大招
今日,凱爾特人坐鎮主場以117比108逆轉擊敗了猛龍,砍下27分18助攻并完成致命一擊的歐文自然是絕對功臣。但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殺神歐文和他向詹姆斯道歉的言論吸引走時,有一位贏球功臣卻被忽略了。
此役埃爾·霍福德首發出戰34分鐘,12投9中得到24分7籃板2蓋帽,三分線外4中3,交出了一份堪稱完美的數據單。而我們想說的是,這樣的“伙夫”真的久違了。
今年凱爾特人莫名其妙陷入了掙扎,即便贏下猛龍,他們依然只位列東部第5,這和開季前人們對他們制霸東區的預期相去甚遠。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綠軍出現了磨合危機,他們天賦過盛卻沒有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一些球員的狀態也不如去年,在這里霍福德就顯得尤為關鍵。
為什么說綠軍爭冠的關鍵不是隊內第一人歐文,不是潛力出眾的塔圖姆或者有望重回巔峰的海沃德,而是霍福德?因為他是黏合劑型球員,當一個狀態正常的霍福德在場時,綠軍才是更好的球隊。
本賽季的霍福德在進攻端并沒有明顯的下滑,他的依然能投中三分(命中率36.3%,場均出手3.2次),依然能送出秒傳(場均3.7助攻),而且很好地控制著自己的失誤(1.5次)。他很少會在進攻端不知所措,唯一不足的是可能比過去慢一步才能跑到合適的位置——對于一位征戰第12個賽季的32歲中鋒來說,這是必然現象。
但在防守端霍福德的退步相當明顯。當貝恩斯和泰斯出任中鋒時,綠軍的防守效果都會更好,“伙夫”在場他們百回合失104.2分,貝恩斯在場失97.3分,泰斯在場失98.5分。盡管霍福德坐鎮內線時綠軍的防守依然能排進聯盟前五,但他在各項防守數據上的下滑還是令人難以理解。
下表是霍福德在各項防守中超越聯盟同位置球員百分比的情況。
我們看到和上賽季相比,他在4項里全部下滑,平均防守只能超過同位置45%的球員了。這位大個子防守端的退步很難找到合適的理由來解釋,或許我們只能用身體狀態下滑來草草作結。
不過比起霍福德防守端的退步,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綠軍正在大幅度壓縮霍福德的出場時間。今日一戰他打了34分鐘,要知道霍福德上一次單場出戰達到34分鐘還是11月12日的事情,賽季至今他的場均出場時間是職業生涯新低的27.9分鐘。一個原因是霍福德遭遇了左膝傷勢影響,在他12月下旬復出后,綠軍一度讓他在12場比賽里場均只打23.9分鐘。另一個原因或許就是凱爾特人明白,他們必須幫這位老將積蓄能量,讓他在季后賽發揮更大的作用。
過去四年的東部決賽霍福德打了三次,他的職業生涯總出場時間已經達到了24785分鐘,排在現役球員第34位。作為一名身材矮小的中鋒,霍福德在長人如林的NBA肉搏了超過10載,他的身體磨損超乎想象。所以凱爾特人必須精心保護這位大個子,因為他真的非常重要。
除了賬面反映出的場均11.9分,霍福德還擁有綠軍急需的組織進攻能力。如今的凱爾特人依然沒有頂級組織者——別被歐文今天的18個助攻騙了,他本賽季場均助攻不過6.7次,和韋少、哈登、保羅的組織能力還不在一個等級。這時候霍福德的特點尤為重要,因為他不僅能低位得分、命中遠投、防守多個位置,還能成為可靠的進攻組織者。當霍福德擔任中鋒的時候,綠軍仿佛有了另一名控衛,這讓歐文、塔圖姆能更加盡情地發揮自己的終結能力。
說到這里你肯定已經明白了霍福德的作用,他就是典型的萬金油球員,或者球迷口中的“球盲鑒定器”,雖然個人數據和爆炸力都不夠耀眼,但他能滿足球隊多方面的需求,讓全隊變得更好。這也是為什么在沒有霍福德前兩個賽季,史蒂文斯的球隊全部止步于季后賽首輪,而在簽下他之后,凱爾特人在陣容大變的情況下仍可以連續兩年殺進東決。
也許霍福德的防守確實沒有當初那么好了,但你要知道當泰斯和貝恩斯上場時,綠軍的進攻會受到影響,這就是霍福德的價值,他沒有絕對短板。
最后時刻一錘定音的是歐文或者塔圖姆,帶隊打出一波流的是布朗或者海沃德,但讓綠軍在季后賽能走得更遠的,是霍福德。面對必須擊敗的猛龍,少帥“破例”讓霍福德打了34分鐘,最終收獲了一場勝利,這或許也是季后賽的預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