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蔡徐坤做形象大使,NBA也敗給了流量小鮮肉?
今年是NBA連續第八年在中美兩地舉辦新春賀歲活動,也是首次有中國明星參與其中。
上周,NBA官方宣布首位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蔡徐坤受邀與阿德托昆博、利拉德和克雷·湯普森一同拍攝了三支賀歲宣傳片,為中國觀眾送上新春祝福。
但這則消息公布之后,外界對NBA選擇蔡徐坤成為形象大使的決定褒貶不一。在NBA官方微博中,這條官宣的轉發、評論和點贊數創造了新高。將近2萬條評論,目所能及都是為蔡徐坤加油助威的粉絲,零星會出現一條反對聲音,比如“粉絲控評都控到NBA來了”,但遭到大量蔡徐坤粉絲的言語攻擊。
在國內某知名論壇也專門開了一個帖子討論:“蔡徐坤擔任NBA形象大使是什么水平?”在這個以籃球迷為主的平臺上,將近80%的用戶都選擇了“我認為很垃圾”,甚至有球迷直接回復道:“蔡徐坤算是個什么東西!”
蔡徐坤當選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完全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一邊是極力為其加油的粉絲,另一邊則是眾多無奈攤手的球迷,當然還有吃瓜的群眾——我身邊的同事就有聞風趕來者,一臉疑惑地問:“我到處都看到這個名字,就是不認識,他是誰?”
蔡徐坤到底是誰?
1998年出生的蔡徐坤,現在也不過20歲,但其出道已將近7年。2012年4月,蔡徐坤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表現優異,從而進入娛樂圈。去年年初,他又參加了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節目,成為NINE PERCENT九人男團的擔當。同年8月,蔡徐坤榮獲2018年度盛典“最受歡迎潛力男歌手”。
出道以來,蔡徐坤始終備受質疑,一直有人不解他到底靠什么爆紅?甚至有人說他缺乏男子氣概,就是當下“小鮮肉”的代表。但蔡徐坤的粉絲眾多,兩天前微博粉絲量打破2000萬,其中尤以女粉絲居多,堪稱現在最火的明星。
什么是形象大使?
當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這個稱號,扣在蔡徐坤頭上的時候,爭議性隨之而來,質疑這位明星的爆文《NBA請蔡徐坤做形象大使:你對得起之前的姚明和科比嗎?》瞬間火遍朋友圈。
所以,成為形象大使的基本條件是什么?事實上,形象大使是個宣傳職位,并無明確的條例規定,為人正派,無負面消息,這是最基本的底線。但就籃球這一運動項目,為了更好地宣傳推廣,一般組織方都會選擇運動員作為形象大使——北京市推廣小籃球活動時,請到的形象大使是城市英雄斯蒂芬·馬布里;2019年男籃世界杯上海賽區,也授予老將劉煒“中國本土形象大使”的稱號。
之前,國際籃聯宣布姚明出任2019年男籃世界杯首位形象大使的時候,特別提到這一決定的原因。國際籃聯在公告中寫道:“姚明,曾經帶領中國國家籃球隊參加過兩屆籃球世界杯與三屆奧運會,還獲得過三次亞洲杯冠軍。他也因為其卓越的成就成為了國際籃聯2019籃球世界杯的首位形象大使。”
放眼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姚明都是最著名且成就最高的籃球運動員,他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另外,公益心也是姚明當選形象大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2019年男籃世界杯另一位形象大使,科比·布萊恩特則是全球最知名的球員,在中國更是如此。
當年跟隨科比參加過中國行的洛杉磯記者表示,科比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真真切切解釋了萬人空巷這個詞的含義。盡管中國有13億人口,但很容易就能找到科比,因為他總是被安保、記者和球迷團團包圍。科比在中國打一場季前賽,火爆程度完勝總決賽。
大使的球技如何?
于是就有了這樣的聲音:蔡徐坤憑什么當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況且,和他一同出鏡的都是NBA巨星:兩屆全明星阿德托昆博,三屆全明星、一屆最佳一陣的利拉德,四屆全明星、三次總冠軍得主克雷·湯普森。
“憑什么是蔡徐坤,他和籃球有什么關系,他會打籃球嗎?如果非得找,那也應該找周杰倫,再不濟吳亦凡也行”,這樣的聲音成為近些天球迷群體的態度。
網絡上有一段蔡徐坤赴美留學期間打球的錄像,身披5號球衣的蔡徐坤,連續突破兩個人的防守,在罰球線命中拋投。后來在諸多綜藝節目中,蔡徐坤也曾大秀球技,甚至穿著西服西褲和小皮鞋,上演了單手劈扣。
一位球迷看了這段視頻后表示:“以前我是跟風黑,感覺他長的太娘了,沒想到性格還蠻好的,而且是確實有實力的。”不過,大部分人的態度還是:“又來了,流量明星是不是都一樣的套路”,但這句話確實說到了點上。
流量至上是王道!
盡管蔡徐坤和籃球并無多大關聯,但這次NBA與其的合作就是各取所需。你不得不承認,在當下這個大數據時代,就是流量為王的天下。
比如去年夏天某檔籃球競技原創節目,李易峰在其中的作用非常明顯——提升這檔節目的流量。于是,許多李易峰的粉絲前來收看,他們當中很多人甚至之前連籃球都沒看過,規則更是一竅不懂。但李易峰的流量,確實提升了收視率,也越來越多的粉絲感受到籃球的魅力,甚至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近年來,NBA一直在努力推動全球化,中國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市場。但顯然,要想進一步擴展這片土地上的市場,NBA必須改變的受眾人群性別,女性觀眾則是一塊未開采的巨大資源。作為當今流量最大的明星之一,蔡徐坤自然就成了候選人。
聯盟有兩段最著名的宣傳語說的特別好:“This Is Why We Play”、“ Where Amazing Happens”,連起來就是:這就是我們打球之因,這就是奇跡誕生之地。
關于蔡徐坤的爭議,再次印證NBA就是一個商業聯盟,借其流量擴大影響力——流量足夠大,才能有轉化。
只不過,對于大部分男性球迷來說,這件事確實有些難以接受,就像一位球迷所說:“如今,熱愛籃球的人需要一個擁有巨大流量的偶像去推廣NBA,我們當然希望NBA推廣出去,可是現在我們的心情真的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