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十年挑戰】2009-2019 除了衰落沒有別的可說

王勤伯01-25 10:09

體壇周報記者王勤伯評述

2009年夏天,世界足壇發生的標志性事件是米蘭雙雄各自賣出自己的當家球星,卡卡從AC米蘭去了皇馬,伊布拉希莫維奇從國際米蘭去了巴薩。

從此,意甲再也沒有過正處巔峰狀態的“世界巨星”。10年意甲,10年荒蕪。

意甲衰落折射本國困境

要談論意大利足球的衰落,更多需要談論的是意大利這個國家。現在的意大利足球很像意大利這個國家,除了倚老賣老吃老本之外,剩下的只有無趣。

意大利經濟的拐點發生在2008下半年的金融風暴之后。簡單地說,德國是金融風暴后重新起步最好的西歐國家,法國也太差,意大利則是一蹶不振。但發生這樣的問題更多不在于金融風暴本身,而是意大利自己的政治經濟一團糟。

和足球相對應的是,意大利每年有數十萬計的青年人口流失。他們前往西歐其他富國就業,甚至遠赴中國等發展迅速的國家,不少企業也前往海外尋找繼續生存的機會,因為留在意大利等于白白給政府(稅負)和員工(高昂的雇傭成本)打工。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菲亞特,今天的菲亞特根本就不再是一個意大利企業,而菲亞特的重生恰恰在于把產業重心遷出意大利。

我們之前多次報道極右民粹領導人薩爾維尼對極端球迷的袒護。事實上意大利早就是西歐政治最為民粹化的國家,目前與薩爾維尼的北方聯盟聯合執政的五星運動黨,幾乎就是一個邪教組織,各種散布疫苗有害論(認為注射疫苗是跨國企業的陰謀),許愿給貧困人口發放高額救助金。從這些方面看,意大利這個國家絕對存在重新法西斯化的風險,理性早就和該國的民主制度無關。

兩股民粹勢力都努力漠視黑手黨、稅負等意大利本身的問題,向民眾灌輸“主權意識”,認為意大利的問題都是德國、法國和歐盟造成的。這一點很像意大利足球,可能只有最極端的意甲迷才會說,意甲淪落到如今的境地,都怪英超,都怪西甲,都怪……

足球根基不復存在

2009年夏天,意大利超級杯首次在中國舉行。意大利足球界人士普遍感覺是很風光的。

我在北京問當時的足協主席阿貝特,怎么看意大利本土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現在里皮II期已經明顯不如之前的I期了。阿貝特回答,“但我們仍然是世界冠軍啊。”

其實也就是1年的事情了。2010和2014兩屆世界杯,意大利隊都沒有小組出線,2018年世界杯干脆沒參加。一方面我們可以說財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意甲豪門的衰落,但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意大利本土再也無法生產出過去那樣一代代的好球員,這是一個聯賽的根基——西甲和西班牙國家隊的強大,和本土資源的豐富直接相關——但對于意大利足球來說,根基已經不存在了。

2019年,意大利足球只剩各種爭吵。最近很著名的一個例子,是那不勒斯主席德勞倫蒂斯對《紐約時報》說,弗洛西諾內這種球隊在意甲根本就不應該存在,既吸引不了觀眾,也吸引不了商家,意甲應該實行獎懲制度,勝者巨額獎金,最后一名繳納罰金。

弗洛西諾內主席斯蒂爾佩回應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拿破侖綜合癥的家伙發出的言論。我投資足球,用電視轉播和其他方面的收益新建了一座體育場,同樣的事情德勞倫蒂斯似乎還沒做到,為什么做不到我不清楚,我只看到一個莽漢的失敬之言。而且我也不想接受最近幾年什么都沒有贏到的人來提供建議。”

在過去的年代,中國的意甲讀者都很喜歡看俱樂部大佬之間的爭吵,包括莫吉的尖酸刻薄,莫拉蒂的憤青和豪邁,加利亞尼的狡猾,但現在這些東西對球迷已經無甚吸引力。

意甲很多年以前完全有機會樹立比英超和西甲更好的全球品牌效應,但意大利人從來是小富即安的,超級杯能賣去中國,他們認為已經完成了一個壯舉,整體品牌開發完全是空話,就像卡佩羅說的,“意甲的海外拓展是別人給錢就完事,英超有今天,是多少年苦心經營換來的,僅僅是為亞洲觀眾調整比賽時間,英超就做了很多年。”

意大利式勢利臉孔

根據最新一期德勤世界俱樂部財富榜的數據,2017/2018賽季最富的10家俱樂部6家英超、2家西甲、1家法甲、1家德甲,尤文被擠到第11位。

在10年前,剛剛走出電話門陰影的尤文也處于11位,但他們前方名列8、9、10位的是AC米蘭、羅馬、國際米蘭。當時非競技獎金營收年入1.7億就可入前10,現在的前10門檻是4.28億。英超6強如何實現之?當然和英超的整體營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但意大利足壇就像意大利政壇,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為了整體利益聯手運作永遠是一句空話。過去10年,意大利足壇的軸心力量曾是加利亞尼-洛蒂托聯盟,他們甚至一度操控了意大利足協,但兩個俱樂部也沒有撈到多少實質好處。

這個聯盟目前已經破產,新的“北方聯盟”在形成。主要是尤文圖斯主席阿涅利利用自己的歐洲俱樂部聯盟主席身份,在向歐足聯施壓,要求未來歐冠改成邀請制,確保歷史豪門的固定收益,因此,拿到過歐冠的國際米蘭和AC米蘭都趕緊團結在尤文主席身邊。

但羅馬、那不勒斯這兩個近年在意甲成績不錯、頻繁通過進入前3獲得歐冠資格的俱樂部深感危機,他們從未贏得過歐冠,很容易被阿涅利提議的各種舉措拋到局外。

就算這樣的事情發生,也絕對不能確保意甲在競爭力方面重回可以和英超、西甲競爭的軌道。反過來說,就像國際米蘭在本賽季歐冠小組賽的表現,他們也可能僅僅是扮演其他歐洲超級豪門的陪襯。

事實上,本賽季意甲改成前4直升歐冠以后,很多球隊明顯顯得缺乏動力,對尤文的威脅甚至不如以往。這種態度,僅僅給世界勾畫出的一副典型的意大利式勢利臉孔。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