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沒有黃飛鴻的“獅王爭霸” 你知道如何觀賞嗎?
體壇+記者王錚報道
幾乎對于1995年之前出生的人而言,黃飛鴻這個名字很是深入人心。李連杰和趙文卓對于黃飛鴻的演繹,梁寬、鬼腳七等名字,無影腳、虎鶴雙形等招式,皆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然而,那些年我們為之震撼的獅王爭霸賽畢竟限于熒屏,當它走進現實,來到我們身邊,沒有了黃飛鴻的獅王爭霸,你還知道該如何欣賞嗎?
1月24日,2019年第七屆CCTV賀歲杯獅王爭霸賽暨迎新春全民健身嘉年華在黃飛鴻的故里,廣東佛山西樵鎮舉行。在這個剛剛憑借“醒獅”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的小鎮,8支來自全國各地的舞獅隊上演了一出令人拍案叫絕的獅王爭霸賽。
會飛的“獅子”
醒獅,是南獅中的一種,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在中國,舞獅有南北之分,以長江為界,以北流行北獅,華南地區乃至海外盛行南獅。因此,我們在黃飛鴻電影中看到的基本都是南獅。
北獅重“形”,普遍個頭偏大,而南獅重“神”,講究技巧和武術功底。本次CCTV賀歲杯獅王爭霸賽在南獅的基礎上,也融入了傳統獅的比拼,一套獅子上山,成為了每個隊的預賽演出。
獅子上山就是由一位隊員扮演大頭佛,其余兩人一獅頭一獅尾,在平地以及規定的道具上進行表演。在舞獅技藝中,北獅重寫實,南獅重寫意。南獅表演要體現獅子時而威武勇猛,雄壯威風,時而嬉戲歡樂,幽默詼諧,那么就要將喜、怒、醉、樂、猛、驚、疑、動、靜、醒等神態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盡致。
本次比賽,獅子上山表演的道具由長條椅組成,單個椅子長1.6米,整體搭建高2米,無論是大頭佛還是獅子,都要在上面做出各種動作,裁判則會根據每隊的表演進行打分。
雖然舞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但舞獅比賽的裁判,也有國家級和國際級之分。據本次比賽技術代表黎念忠介紹,傳統獅主要考驗的是舞獅者的基本功。評分一共10分,神態、形態、音樂、步行步伐、服裝、禮儀等一共十項考察點,每個1分,嚴重失誤扣1分,明顯失誤扣0.5分,輕微失誤扣0.3分,其他失誤扣0.1分,可見判罰之細膩不亞于體操、花滑等奧運項目。
除了傳統獅的比賽,規定樁自選套路比賽則是對于選手們難度的考量,而這個項目也是能夠真正展現南獅風采的一項。
在高低不一的木樁上,兩名舞獅的選手要配合著音樂,在木樁間“飛來飛去”。雖然沒有電影中黃飛鴻那樣的輕功,但身輕如燕絕不為過。高樁的比賽同樣10分制,主要分為三部分:動作規格5分、藝術表現3分、難度表現2分。其中動作規格考察步行步伐,藝術表現要看神態、形態、服裝、禮儀,還有音樂配合至于難度,別看只有2分,但要做滿10個難度才能拿到2分。不要小看這2分的難度,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臺下觀眾心目中,被震撼的程度可絕不只有2分而已。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做到可以在高樁上進行比賽和表演,雖說不用十年,但最少也要有三年的練習,才能保證上去之后不太會有失誤出現,不然,從一人多高的樁上摔下來,可不是太好的感受。
如今,像獅王爭霸賽這樣的全國乃至國際級賽事,每年大概會有七到八場比賽,但是在此之下,省級、市級乃至區級和鎮級的比賽很多,黎念忠說舞獅選手需要不斷的參加比賽才能提高,這跟所有體育項目是一樣的道理。
粵港澳舞獅者眼中的南獅境況
作為傳統文化,傳統體育項目,舞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但跟所有項目一樣,要發展,就需要普及。
從本次比賽的參賽隊伍就可以看出,佛山西樵鎮本地的黃飛鴻獅藝武術館、廣西忠華堂龍獅體育會、江蘇省龍獅運動協會金陵福興堂龍獅團、廈門龍獅運動協會、深圳市福海橋頭醒獅團、武漢體育學院南獅隊以及從香港和澳門來參賽的兩支隊伍,這項集中于南部的項目,幾乎覆蓋了南方大多數省份。而武漢體育學院這樣的高校,以及參加舞龍表演的南京理工大學隊伍,也體現出了如今傳統體育也在被高等學府所重視。
在佛山本地,特別是南海區,幾乎每個小學都有自己的舞獅隊,南海區文化體育局局長、旅游局局長梁惠顏告訴記者他們很重視舞獅運動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賽事也給了孩子們更多的展示平臺。而這也正像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一部主任余漢橋所談到的對于舞獅文化的發展、對于傳統體育、傳統文化的發展要從中小學開始。
除了廣東,香港和澳門兩個地區應該算是南獅發展十分興盛的地區了。澳門武術總會派來參賽的隊員趙文杜介紹說,澳門以博彩產業為主,但對于舞獅這項傳統體育文化,他們由著自己的情愫。因為舞獅隊的成員從事著不同的行業,上班時間不太統一,所以他們每次訓練盡量趕在大家一起,但更多的時候,都是分別排練再合練。在澳門,幾乎每間賭場都有自己的舞獅隊。
由于有著中葡文化的結合,舞獅在澳門可以發展的更加國際化,澳門人也很喜歡舉行一些大型的舞獅賽事,在發展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算博個好彩頭。
與澳門不同,雖然香港人也很熱衷舞獅,每逢節假日亦或公司開業、家中有喜都會請來舞獅隊表演,但由于經濟結構不同,加上香港寸土寸金的地價,舞獅在香港的生存較之澳門則有些艱苦。
本次比賽,代表香港參賽的是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洪拳李潤福獅隊。作為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名譽會長兼副主席的李潤福就表示雖然從人員構成和排練方式上,他們跟澳門的龍獅隊很相似,也是分批練習,但是由于香港本身住居面積有限,幾乎每次排練都要被投訴鑼鼓音樂聲太大,這對他們也是很大的困擾。不過,所幸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了這個傳統項目上,對于舞獅的未來有著很好的前景。李潤福這次帶來的隊員普遍年齡都不大,其中更有一名女選手,而李潤福也介紹說他們實際上還有一支女子舞獅隊,這名選手就是其中之一。
香港隊雖然在比賽頭一天晚上才到達賽場,比賽當天才見到比賽器械,不過多年的參賽經驗,加上此前的準備,讓他們在比賽中表現不錯。從比賽中各隊的表現來看,黎念忠表示8支隊伍都充分準備,也展現了很高的技術水平。
大年初一早上8點,2019年第七屆CCTV賀歲杯獅王爭霸賽將在CCTV5播出,如果對此有興趣,不妨在豬年頭一天,欣賞一下這項傳統體育,也借著舞獅,感受一下農歷新年的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