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武磊客場受追捧 老球迷自制裝備助威“吳磊”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體壇+記者閆旭發(fā)自梅斯塔利亞球場
這兩周全“貢獻”給武磊了,下周就休息一下吧——在發(fā)完與巴列卡諾一戰(zhàn)的賽后稿件后,記者本來已經放棄此次巴倫西亞之行,但看到周四的訓練中,武磊被分在與博爾哈·伊格萊西亞斯同一隊,我最終還是改了主意。
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到梅斯塔利亞球場——我在西班牙的“處子戰(zhàn)”就是在此見證——但這卻是我首次申請這里的媒體席位。由于周四才遞交申請,我一度擔心會被拒絕,結果巴倫西亞的新聞官小姐姐“秒回”郵件,接受了我的申請,我才不至于與武磊的首次西甲先發(fā)擦肩而過。
前一天在西班牙人下榻的酒店,不少中國球迷都前去迎接武磊。中午抵達巴倫西亞后,記者也直奔酒店而去。西班牙人的大巴車就停在樓下,在門前等待片刻后才等到球迷,幾位已近中年的大哥從阿利坎特趕來,就為見武磊一面。對于武磊的首發(fā),他們也信心十足。旅居西班牙多年,他們已經太久沒親眼見到中國球員了。
球迷與武磊合影,身后是與羅薩萊斯合影的委內瑞拉球迷
球迷與西班牙人新聞官一起,在酒店大堂收看皇馬的比賽
隨著時間的推移,聚集在酒店門前的球迷也越來越多。委內瑞拉球迷高舉著國旗,等待羅薩萊斯的到來,與中國的球迷們異曲同工。一對大爺大媽的裝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大爺穿著印有武磊照片和中文字的帽衫,還將武磊的名字錯寫成“吳磊”,而大媽身上的21號哈爾克紀念衫同樣頗有設計感。他們是住在西北部薩拉曼卡的西班牙人球迷,這次來到巴倫西亞,兩人經歷的路途比常駐巴塞羅那的我們還遠。而大媽身上的衣服,也正是西班牙人在薩拉曼卡的球迷會的裝備。
從薩拉曼卡趕來的西班牙人球迷夫婦
球迷自制服裝圖案:“歡迎吳磊和所有新粉絲,在中國的西班牙俱樂部”
對于武磊,老兩口表達了非常樂觀的態(tài)度。不僅歡迎,而且相信他能踢好。接受完記者的采訪,大爺遞給我他的名片,看到名字才反應過來,他竟然是個德國人。這位已經扎根西班牙的德國老頭將多出來的一件印有“吳磊”字樣的紀念T恤送給了我。雖然是通過谷歌翻譯的語句,還寫錯了名字,但其中的真心實意不言而喻。
“哎喲,網紅!”博爾哈·伊格萊西亞斯來到大廳,樂呵呵地接受我的調侃。上周剛說打算進軍微博,“熊貓”很快就在翻譯小哥的幫助下開通賬號。結果不到一天時間,他的粉絲數便破萬,并被認定為武磊的“CP”搭檔。一起出來的武磊心情也不錯,欣然接受了球迷合影的要求。
已經成為“網紅”的博爾哈
球場外,黑眼睛、黃皮膚球迷便更多了——但這里不僅有中國人。上周在比利亞雷亞爾,武磊“迷妹”Chris曾對記者介紹,本場會有不少中國球迷帶著橫幅來觀戰(zhàn),我也如愿在場外見到了這些熱情的球迷。由于李康仁的緣故,球場外也出現了一些韓國面孔。來自韓國SPORTV的記者與我寒暄片刻后,我才知道,Chris居然是他在巴倫西亞大學的同學,世界真小。
梅斯塔利亞球場的媒體席很不好找。球場的看臺非常高,而媒體席也在頂層。走了很多冤枉路后,記者才在狹小的文字記者席上落座:要是把折疊椅和折疊桌板全放下來,不要說站起來,挪動一下腿都困難。今天來到現場的記者,怕是不會有胖子了。爬樓就是考驗,把身體放進狹小的媒體席位則更不容易。
韓國SPORTV記者Kang
武磊毫不意外地進入首發(fā)名單。賽前他與其余主力一起熱身,穿著鼓勵皮亞蒂的T恤完成了入場儀式,便已經讓中國球迷足夠興奮。盡管在比賽中受到了較多限制,但對于中國球迷而言,武磊邁出的每一步,都值得我們給予肯定。當武磊被替換下場時,也有不少人獻上掌聲。只是記者沒有意識到天色漸暗,又產出了一份糟糕的攝影作品。
武磊被換下場。看不清?看不清就對了…
賽后來到混采區(qū),我才后知后覺到,自己剛剛對媒體席的吐槽還為時尚早。所謂的“混采區(qū)”其實是球迷通道的一部分,緊挨著結束營業(yè)拉上卷簾的小賣部。球迷就站在媒體身邊,與從更衣室里出來的球員合影或索要簽名。我向武一帆老師吐槽,結果得知這里的設施多少還有進步:“下水道還反味嗎?”不了。
“武磊,武磊!”從混采區(qū)背后的球場外,一陣喊聲傳了進來。從語音語調來判斷,聲音顯然來自中國球迷。武磊從更衣室里出來后,直接繞到混采區(qū)后面走出了球場,并受到了中國球迷們的熱情歡迎。遠在異國他鄉(xiāng),同胞們的支持,會幫助武磊對未來繼續(xù)抱有信心。但等到混采區(qū)的臨時布置被撤下,西班牙人的大巴和中國球迷,則已經雙雙消失在了夜色中。
李康仁在混采區(qū)與球迷合影
博爾哈在混采區(qū)與球迷合影
混采區(qū)一旁便是球場的小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