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被判兩點有點冤 曼聯名宿打抱不平懟裁判權威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dcd1a093-09ed-49af-b68b-d71d455a2024.jpg)
體壇周報記者劉川報道
曼城最終在客場3比2絕殺沙爾克04,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上半場的兩次爭議性判罰的影響。最大的爭議出現在第38分鐘的點球判罰上,當時卡利朱里在禁區線上射門,皮球打中奧塔門迪的手臂出界,裁判判罰點球,并給奧塔門迪出示一張黃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VAR在場邊的回放電視屏幕出現故障,裁判組一共花了4分26秒才確認了點球的判罰。雖然有VAR介入,但此球的判罰依然引起了很大的不同意見,英格蘭媒體賽后仍然對這兩次點球判罰爭吵不休。直播本場比賽的BT體育的幾位嘉賓評論員,更是在賽后分成兩派,最終誰也沒有說服對方。
本場坐鎮BT體育演播室的有費迪南德,哈格里夫斯和萊斯科特三位名宿,此外在場外的信號直播車上,還有退役裁判彼得·沃頓作為裁判評論員。而爭論就在名宿團和沃頓之間展開,雙方分別站在球員和主裁判的立場,首先對比賽的第一個點球展開爭論。
名宿中的費迪南德是中后衛出身,他在中場休息時就指出奧塔門迪這次手球并非有意:“這個距離實在太近了,他怎么可能還做出什么反應?”而在全場比賽結束過后,看過多次慢鏡頭重放的英格蘭名宿更是堅定的捍衛自己的觀點:“在電視轉播的慢鏡頭重放中,你可能覺得判斷一個手球是否有意非常簡單,但是作為一名后衛,當你的手臂處于自然下垂狀態,而對手就在正對著你一兩米的距離內起腳,你真的很難做出什么反應。你可以自己試著比劃一下,要在一瞬間讓自己的手臂背到身后是件多么麻煩的事情,那其實是違反人本能反應的事情,而在慢鏡頭回放里,我們能看到奧塔門迪有一個胳膊后揚的動作,我覺得他是努力讓自己的手臂避開皮球,這恰恰說明他并未有意手球?!?/p>
而彼得·沃頓則不為所動,他依舊認為這次判罰沒有問題,奧塔門迪屬于故意手球:“我覺得點球判罰沒問題,奧塔門迪其實有充足的距離和時間做出躲避反應,但是他似乎并不回避和皮球的接觸,只在最后一刻象征性的做出了手臂后揚的狀態,這是有意手球。”
這一看上去有些粗暴的結論隨即遭到了哈格里夫斯的搶白:“那到底多近算近?多遠算遠?如果你嘗試站在球員的角度,你會發現要在一兩秒鐘時間里躲避這種速度的來球真的是件很難的事情。”而沃頓則進一步強調:“我沒說這容易,我只能站在裁判的角度,奧塔門迪明顯手球,且這發生在禁區里,我覺得這是有意手球,應該判罰點球?!?/p>
費迪南德認為沃頓的說法欠缺說服力,他索性半開玩笑的對主持人建議在演播室重現這一過程:“不如我在這個距離悶你一腳,你的手臂處在自然下垂狀態,給我演示一下后衛應該怎么躲避這種近距離的射門。”眼看這次爭論的火藥味越來越濃,主持人趕緊出來打了圓場:“我們還是打住吧,不然你們幾個人就這個問題能爭論到明天凌晨兩點鐘?!?/p>
對于第二個點球判罰,有沙爾克球員在曼城的犯規發生之前處于越位位置。沃頓對此的解釋是,越位的沙爾克球員并沒參與進攻:“他的確處于越位的位置上,但是并沒有參與進攻,只有他觸碰到足球,或者明顯試圖觸球,再或者試圖阻止對手觸球時,才算參與進攻。而這次越位并不屬于以上任何一種情況,所以主裁判沒有吹停比賽,并且隨后吹罰點球是正確的?!?/p>
而名宿團則依舊表示沒有說服力,費迪南德反問道:“這些越位的球員正在沖向禁區,而且他們的目標明顯是隊友已經開出的皮球,這也不算試圖觸球么?我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么這不算參與進攻。”而沃頓則沒有再進一步回答費迪南德的疑問。
而BBC的丹尼·米爾斯則認為,費爾南迪尼奧和對手的接觸在嚴格意義上甚至不算一次犯規:“費爾南迪尼奧的確碰到了對方的腰部,但這次接觸并不算犯規,不過也許導致了后者的腳底拌蒜,隨即摔倒在禁區。他不是故意的,但是對方當時正沖進禁區接應皮球,所以我能理解為什么主裁判為什么判罰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