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老大到杜老板!揭秘杜蘭特的商業王國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記者羅珂報道
勇士客場擊敗湖人的第二天,杜蘭特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上午和Brat公司開會,中午接受ESPN獨家專訪,下午去貝弗利山莊,然后坐飛機去華盛頓特區參加特萊克學院的開幕式——這是所位于馬里蘭州,能幫助某些高中生繼續學業的學校。
這樣的生活對于NBA超級巨星杜蘭特而言,已經習慣了,他也樂在其中。“我想做些自己喜歡的,而且夠酷的事兒。”名氣大了之后,杜蘭特有更多機會接觸更多人,有更多機會參與活動,有更多機會投資。許多商界巨頭、娛樂名人、時尚大咖都和杜蘭特成了朋友,過去幾個夏天他們經常一起在度假村游玩。在杜蘭特的人生中,有太多的選擇,太多的可能,他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樣抓住火花般一閃而逝的機會,而是做出正確的決定即可。
完美角色轉換,當老板得心應手
名人成功打造一個品牌,就像命中一記完美跳投,往往不需要使出吃奶力氣,而是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以前,職業球員都會在退役后才開始經商,不過現在,他們只需要找到職業且可靠的團隊來幫自己打理,再找準切入點,就可以球場商場雙豐收。
職業生涯早期,杜蘭特還屬于模仿階段:做前輩們做過的生意,接前輩們接過的代言。“佳得樂、麥當勞、Upper Deck球星卡……以前這些東西我都想參與,因為我看到了其他偉大球星都是這么做的。”杜蘭特回憶道。不過漸漸的,他已經不滿足了。
“你還是想把空閑時間都占滿吧。”聽了杜蘭特的話,克萊曼如是說。
杜蘭特和克萊曼已經合作快六年了,后者的職責就是幫前者找到更好的投資機會,以及充分利用好杜蘭特的個人資源。對于什么都想試試的杜蘭特,從多如牛毛的投資邀約里優中選優,簡直會讓他發瘋。幾年前,克萊曼還特別提醒杜蘭特:“你要知道,享受生活也應該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
杜蘭特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試圖搞明白,作為NBA巨星應該做什么。克萊曼也早早就提醒過他,要做你堅信是對的,或者非常感興趣的事。對這個創業公司的產品發自內心地喜歡,或者對公司創始人的理念無比贊同,就可以考慮投資了,不要害怕失敗。
以杜蘭特投資外賣公司Postmates為例。“有一天我餓了,克萊曼對我說,Postmates可以幫我叫來任何想吃的食物。”杜蘭特說,“當時我很吃驚,就問克萊曼,他們的手機APP開發出來了嗎?你能把這個公司的負責人請來嗎?可以告訴對方我們想參與投資,因為我認為未來人們每天都要用到它。”不久之后的2016年6月,杜蘭特團隊入股了Postmates,截至今年1月,Postmates的市值已經是那時的10倍。
當然,在杜蘭特表達出強烈的興趣后,其商業團隊還需要對被投資方進行嚴格的評估。杜蘭特說,他對商業很有興趣,也習慣在投資前了解這家公司的創立過程。從感興趣到真砸錢,迄今杜蘭特團隊已經投資了約50家公司,從冷榨果汁到無人機,再到頭戴耳機,幾乎覆蓋了各個領域。
公司遷往紐約,他要進軍大市場
作為杜蘭特的公司合伙人和親密合作者,克萊曼是其每天起床后第一個或第二個要聯絡溝通的人。如果杜蘭特覺得有什么不對勁的,他通常也會第一時間咨詢克萊曼的意見。這不僅僅是商業伙伴的關系,杜蘭特和克萊曼之間更像是密不可分的友誼,他們也樂意稱呼對方為“我最好的朋友”或者是“好兄弟”。
熟悉杜蘭特的人,會對他和克萊曼成為密友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兩人的成長軌跡差距太遠。克萊曼在紐約長大,讀名牌中學;杜蘭特則在貧民區生活,中學時只能搭幾小時公共交通去上學。克萊曼性格外向,愛結交朋友,經常和他人深夜煲電話粥,喜歡研究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杜蘭特性格內向,敏感多變,喜歡思考,好朋友不多。
2013年確定和克萊曼合作前,杜蘭特和另外兩名合伙人都分道揚鑣。“我們的相遇是天賜良機。”杜蘭特說,“雙方都挖掘出了對方的很多潛質。”
至于兩人初次相遇,則要追溯到2008年的Jay-Z演唱會。當時克萊曼是說唱歌手Wale帶來的朋友,而Wale和杜蘭特是老鄉。演唱會開始前,Jay-Z的經紀人邀請杜蘭特去后臺一敘,當時只有19歲的杜蘭特簡直不敢相信。“當時我不過是個NBA新秀,根本沒資格去那里做客。”杜蘭特回憶道,“或許我只是進去看看科比和勒布朗們在不在里面,我是不會去那里和他們聊天的,我還沒到那個級別呢。當時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進后臺,等我有了更多經驗,知道和別人交談能讓自己收獲良多,就更能夠自如地應對這類事情。”
克萊曼也喜歡提及這段往事,這也反映出了兩人之間的差距,以及他們溝通最頻繁的主題。克萊曼總是勸杜蘭特多走出去交際,但杜蘭特卻喜歡遠離焦點。除了籃球,這個年輕人不愿意做太多改變。“我知道克萊曼希望我能夠多做些,向外界展示我們取得的成就。”杜蘭特坦言,“但我不希望行事太張揚,不希望別人認為我是在借此嘚瑟。”
換個角度看,杜蘭特只是堅持做自己,而不像做個沽名釣譽之徒。如今的他終究還是個現役NBA球員,經商賺錢還需要克萊曼主要負責。日前,杜蘭特經過深思熟慮,才將自己的Thirty Five Ventures公司搬到了紐約。“我只是認為在紐約能有更多機會。”他解釋道,“而且我認為如果太過刻意遠離外界關注,也不是什么好事。”
聽到這里,克萊曼笑了,畢竟杜蘭特做出了改變,這是件好事。“無論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不會影響我。當然我更希望外界能更認可杜蘭特一些。”
十多年過去了,杜蘭特總算搞清楚應該如何和別人交流。不過在遇到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時,他還是更傾向于傾聽對方的回答,而不是自己為對方答疑解惑。
有錢了就做慈善,1000萬建學習中心
從喬丹創立Jordan品牌算起,過去20年時間里,超級體育明星們徹底改變了這個行業,就像Jay-Z們顛覆了音樂界一樣。而且,金州勇士的這些球員們,將這類改變推向了另一個高度和速度。伊戈達拉和庫里已經和來到勇士主場看球的硅谷精英們打成一片,而2016年勇士組團去漢普敦招募杜蘭特時,來灣區邊打球邊投資這個計劃,也是吸引杜蘭特前來的重要因素。
“當時我們對他說,‘聽著兄弟,我們這里就像家一樣,而且這對你的生意也有幫助。’”談到招募杜蘭特,伊戈達拉說,“我們知道你也想開拓自己的生意,來這里的話我們會竭力幫你的,而且老板也會無條件力挺你。”
沒錯,勇士老板喬·拉科布就是個非常成功的風險投資家,他非常支持球員涉足這方面,這也是他想打造的球隊文化。“我做了30年投資,一直都很成功。在人生后半段,我希望能夠再造一番事業,這種事才能夠刺激到我。”拉科布說,“后來我找到了目標,就是投身體育界。我想說的是,你的第一事業可能剛步入正軌,但你可以開始準備自己的第二事業了。我希望在你的第一事業臨近結束時,已經為第二事業徹底做好準備。現在我做的就是這樣的事,希望手下的球員們也有同樣理念。雖然作為球員他們并不懂投資,但是可以學,向成功者學,從小投資開始積累經驗。等到退役的時候,希望他們已經做好準備,開啟新的人生。”
不過,杜蘭特似乎還沒有想那么長遠。當被問到退役后的生活想怎么過,他的回答實在不像個商界人士。“退役后,我想可能會住在蒙大拿州的某個牧場,依山傍水的。具體做什么工作我不知道,只是希望能夠衣食不愁地生活下去。”
是的,杜蘭特剛剛30歲,他的NBA生涯還有很長,沒人能夠篤定他會在勇士待到退役,說不定未來還會在另外一支球隊重起爐灶。不過他很確定,自己要在球場上和球場外都創造一段傳奇。
除了投資賺錢,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杜蘭特也在擴張自己的慈善版圖。
他出資整整1000萬美元,建立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學習中心,就位于前文提到的特萊克學院里。他會對自己資助的孩子們說:“這座建筑上的名字是我的,但它是屬于你們的。你們在這里待的時間遠遠比我長,這里就是你們的家。”
即便年薪高達3000萬,建造學習中心的錢對杜蘭特而言仍然是一筆巨款,但他認為值得,因為這筆“投資”能夠改變許多和他有著同樣同年的窮孩子的人生軌跡,或許未來他們中間會出現下一個杜蘭特。剛剛過去的2018年,杜蘭特還向自己的母校得克薩斯大學捐了300萬,捐助對象是包括籃球隊在內的體育項目。“這不算什么,我們已經賺了很多錢,應該做些回饋社會的事。”杜蘭特說。
開幕式上,接受邀請前來采訪的媒體不多,而且在杜蘭特和孩子們會面時,并沒有允許媒體進行拍攝報道。杜蘭特不想借此宣傳自己,他只是希望這些孩子讀中學甚至大學的時候,能夠在這里接受良好的課外輔導,能夠積極參加假期活動,能夠接受多種技能培訓,最終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
“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愛好,做著不同的事情,但總有些東西讓我們聚在一起。”杜蘭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