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觀察①】 恒港依然強,中超已紛亂

周文淵03-04 07:30

本報評論員 周文淵

春寒料峭、萬物復蘇。在由U23、調節費、鐵帽子、歸化和地方委培等等,中國足協所祭出的一系列令人應接不暇,甚至無所適從的新舊杰作造就的忙亂中,2019中超新賽季掀開了蓋頭。總體看,8場比賽噱頭不多,質量也不高。以即將投入亞冠賽場的BIG4為代表的強隊紛紛告捷,其中衛冕的上港及恒大還分別以大比分擊敗紙面實力不俗的申花和天海。莫非,即使消費大降級,但“新政”迭出下的中超還是那個強者恒強的中超?

近幾年來,曾經喧囂一時的上海灘德比,因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已然嚴重失衡,上港小弟全面碾壓申花大哥,實現了連續兩個賽季均主客場雙殺的壯舉,更曾打出過6比1的夸張比分。如今的滬上德比只剩下紅+點套餐引發的口水戰而難言對抗精彩,此次虹口之夜主隊再度落敗也就在意料之中,一個伊哈洛拯救不了帶病運轉的申花。值得拷問的是,在雙料最佳武磊留洋、外援大腿浩克缺席,新賽季俱樂部轉會0投入的背景下,佩雷拉的球隊還能4球橫掃名列上賽季第七的申花,對于中超來說是喜還是憂?

縱觀中超16強,本賽季依然大肆燒錢的只有大連一方,大做減法的卻不止上港一家。比如曾經以暴買頂級外援而給聯賽帶來不少沖擊的華夏幸福和天津權?。ìF改稱天海),在轉會市場上不復昔日的豪邁,首戰就雙雙大比分落敗,顯然已淡出爭霸行列。就是被上港青年軍終結八冠王之夢的恒大,這個冬天大進大出的動作固然不小,指向卻頗為可疑。不談那些帶有濃烈人治色彩的獎懲條例,其大肆網羅青年國腳和歸化球員的行為,以及強制減少外援上場人數的規定,正不斷契合外界的猜想,即許老板并不在乎能否在聯賽中即刻恢復恒大霸權,而是志在“委培”新一屆國足!

職業足球時代,國字號球隊由商業性的俱樂部打造并在職業化的聯賽中練級,這樣的“創舉”聞所未聞,種種難以厘清和切割的關聯交易或許會令上港、國安和魯能等競爭者沮喪。我們看到首輪賽事,只上了2名外援又換血了一大半主力陣容的卡家軍,在開場僅27分鐘就被罰下一人的情況下,依然3比0擊潰上賽季名列第九的天海。這究竟是恒大太強還是沈祥福太無能,抑或是多方默契的產物?耐人尋味的是,天海同樣是傳說中的,足協所選擇的又一個地方委培平臺,剛剛過去的冬天里與恒大作了大量價格曖昧的球員交易,主教練沈祥福則是未來國足中方教練組組長的熱門人選。

傳說永遠是傳說,辟謠亦不足信,唯有邏輯可以洞察一切真偽?,F在的問題是,過去數年一直勇于為國接盤,為國足奉獻過里皮、馬達尼洛等整個教練團隊的恒大,這次若再與足協合作委培國字號,究竟能否在人們關于公平競賽的質疑聲中,奪回失去的中超冠軍榮耀,進而在亞冠賽場大殺四方?或許“三公”不值錢,結果最重要。不過如果最終沒有一座座的冠軍獎杯背書,那許老板為國接盤的情懷就純屬一廂情愿,就像我們在一個多月前的亞洲杯上所看到的。

韋世豪的精彩進球給了人們一點信心,但“韋小寶“在上港和國安多少有點無厘頭的履歷,以及張修唯、何超和劉奕鳴等青年國腳在國內外賽事中令人失望的表現,并不足以支撐起許家印先生“全華班”夢想,即使在一個被諸多鐵帽子強行消費降級的中超。

中超  /   上港  /   恒大  /   國安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